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顾晓从未对这句话有这么深的感悟。
他觉得自己现在读《蜀相》,一定可以以满分成绩通过三试的朗诵环节。
客厅气氛异常尴尬。
顾晓大脑飞速运转,可很快就意识到自己根本无需恐慌。
首先,他卖的不是假货。
这份《高考冲刺:英语内核词汇》是他熬了数个夜晚,从题海里一个字一个字筛选、整理出来的心血。
其次,他才十七岁,是未成年人。
这是一块超乎想象的免死金牌,其威力足以跟街头碰瓷的老人一较高下。
念头通达,顾晓紧绷的神经瞬间松弛下来。
宋老师将他的神色变化尽收眼底,镜片后的目光带着审视与好奇:
“你就没什么想对老师解释的吗?”
顾晓坦然道:“我一没犯法,二没坑人,卖的也是实实在在的知识。既然问心无愧,又有什么好解释的?”
宋老师仔细地打量着眼前这个学生,缓缓开口道:
“你确实变化很大。”
顾晓迎着她的目光道:“您是来劝我收手的吗?”
宋老师沉默了一下,轻轻点头道:“是的,我个人觉得你这个年纪的孩子应该老老实实上学,而不是折腾这些东西。”
“个人?”顾晓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词。
宋老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伸手扯过桌面上那本《内核词汇》,熟练地翻阅起来。
“这里面的内容,我和教研组的其他几位老师都仔细看过了。”
她的指尖点过几个条目,“除了些许词条的定义稍显缺失外,整体质量相当不错。”
顾晓静静听着,隐约逮到点什么。
宋老师抬起眼,目光变得格外严肃:
“我和几个老师商量了一下,觉得这东西对眼下冲刺阶段的学生确实有用。学校方面,想向你采购300本,作为额外的冲刺辅助教材,发给有需要的学生。”
饶是顾晓心里已有所预感,此刻也被这突如其来的“惊喜”砸得有些懵。
300本!
这完全超出了他之前的小打小闹!
宋老师见他没有反应,就继续道:“我已经从一些渠道打听过了,你这资料在外面是卖25元一本。学校采购有预算限制,不可能按照你这个零售价来,至多只能给到15元一本。如果你同意这个价格,流程可以尽快走,明天你大概就能拿到支票。”
别说15了,就算砍到12块,我也会毫不尤豫地答应!顾晓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头的狂喜,慎重道:
“老师,我多嘴问一句。这毕竟是关乎学生高考的辅导材料,学校在选用上,不应该更谨慎一些吗?”
宋老师看了他一眼,提点道:“距离高考只剩不到四个月了。”
原来如此这教材本就是给成绩中下游的学生用的。对这些人来说,在最后几个月里高效抢分比什么都重要,教材里那点定义上的小缺漏根本无伤大雅。时间,才是他们最稀缺的资源。
想通了这一层,顾晓又生出新的疑惑:“需要300本这么多吗?”
他们年级成绩靠后的,似乎没到这个人数。
宋老师略显含糊地低声道:
“学校和校外的一些补习机构,一直是有合作的。”
顾晓瞬间了然。
这300本里,恐怕有一部分会通过特殊渠道,流入那些与学校关系密切的课外辅导班,作为其“内部秘制、提分宝典”之类的宣传噱头。
这也算是某种潜规则了。
宋老师显然不愿在这个话题上深入,岔开话题道:
“原本,学校是打算直接和你父亲商议采购此事的。但我觉得,这东西毕竟是你一手弄出来的,于情于理,都该先来知会你一声,听听你的想法。如果你这边没有其他问题,我们就把这件事定下来。”
“我完全没有问题。”顾晓深怕对方反悔,一口答应了下来。
宋老师点了点头,对他的反应并不意外,又交代了几句关于后续签署简单协议和领取支票的流程,便不再多留,起身告辞。
送走宋老师,关上房门,顾晓缓缓吐出一口浊气。
两千一百元!
扣除掉所有成本,这笔生意将为他带来近两千一百元的纯利!
激动的心,颤斗的手。
顾晓顾不上便宜老爹复杂的眼神,连忙穿上衣服,前往复印社进行谈判。
他现在可不是商业小白,很清楚复印这种大批量订单,是可以向工厂讲价的。
如果能将八元成本压缩至七元,甚至是六元,那他就将多出六百利润!
这都够买一个二手手机了!
……
……
翌日清晨,天光微亮。
顾晓迎着晨光,精神斗擞地走进十三中校门。
“顾晓?”
“他不是去艺考了吗”
“怎么穿校服回来了?”
走廊上路过的同学纷纷投来惊愕的目光。
顾晓恍若未闻,径直朝着教师办公室走去。
宋老师正在批改作业,抬头看见他时,目光闪过一丝了然。
她什么也没问,只是从抽屉里取出一个信封推到他面前。
“财务室刚开门,我帮你领出来了。”
顾晓接过信封,指腹能清淅地感知到纸张的轮廓。
他轻轻抽出一角——肆仟伍佰元整,工商银行的现金支票,墨迹清淅,盖章鲜红。
浓郁的墨香沁人心脾。
这就是金钱的味道!
“谢谢老师。”他的声音很轻,却格外郑重。
“好好准备艺考。”宋老师低头继续批改作业,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
顾晓认真点头。
走出教程楼,操场上有班级正在晨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