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熄灭的炉火,一股巨大的热流猛地冲撞着她的心房。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在自己遭受如此重创、生死未卜的时刻,他心心念念的,竟然是回到那炙热、危险却又无比热爱的工作岗位上去!
这就是新中国的工人阶级!这就是用血肉之躯支撑起共和国工业脊梁的英雄!
周文瑾强忍住眼眶的酸涩,俯下身,用尽可能平静而肯定的语气说:“张师傅,你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安心养伤。只有养好了伤,才能更快地回到岗位上去。炉子离不开你,但更需要一个健健康康的你回去。”
张大锤似乎听进去了,又似乎只是耗尽了所有力气,眼皮沉重地耷拉下去,陷入了半昏迷状态。
就在这时,一个焦急的身影冲到了抢救室门口,是闻讯赶来的林瀚章。他显然是从车间直接跑来的,工作服都没换,脸上同样带着烟熏火燎的痕迹,额头上全是汗。他听到消息时,正在和技术小组讨论一个轧辊的参数,瞬间觉得心跳都漏了一拍——既为了张大锤这位优秀的工人兄弟,也为了正在医院值班的妻子。
“文瑾!”林瀚章的声音带着急促的喘息,看到门口一群焦灼的工人,心又沉了下去,“大锤他怎么样?”
周文瑾刚好摘下沾血的手套走出来,看到丈夫,疲惫的脸上露出一丝宽慰,轻轻点了点头:“伤得很重,深度烧伤,面积不小。但清创包扎及时,现在暂时稳定了,就看后续抗感染和恢复。”
林瀚章长长舒了口气,隔着人群看了一眼病床上昏睡的张大锤那包扎得厚厚的肩膀和胸膛,眼眶有些发红。“这头犟牛…总是冲在最前面…”他喃喃道,语气里充满了敬佩和心疼。
他的目光转而落在妻子身上。周文瑾的白大褂上溅上了些许血点和药渍,额前的发丝被汗水浸湿,贴在皮肤上,脸上带着明显的倦容,但那双眼睛却依然明亮、专注,透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专业和沉稳。在这一片混乱和伤痛之中,她就是定海神针。
林瀚章的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既有对工人兄弟受伤的痛心,也有对妻子肩负如此重担的心疼,但更多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自豪。他的妻子,不仅仅是他生活中的伴侣,更是这片建设热土上一位勇敢、坚韧、值得信赖的白衣战士。他们虽然岗位不同,却同样在为同一个目标奋斗,同样在经历着考验,奉献着一切。
他走上前,想替她擦擦汗,又觉得不合时宜,最终只是低声说:“辛苦了…你也注意身体。”
周文瑾微微摇头,示意自己没事。她看着门口那些不肯离去、满眼担忧的工友们,又看看病床上的张大锤,再想到之前“老娘婆”风波中折射出的普遍卫生知识的匮乏,一个念头在她心中越发清晰和坚定。
工人们用生命和健康在建设国家,而保护他们的生命与健康,仅仅靠医院事后的抢救是远远不够的。像今天这样的意外,能否减少?受伤后,工友们最初的自救和搬运是否科学?车间里最基本的急救知识和卫生观念,是否应该像宣传新法接生一样,主动送到他们中间去?
药品的匮乏短期内难以解决,但知识的普及,或许能弥补一些硬件的不足,甚至在关键时刻保住性命。
她需要做更多。医院需要做更多。
这个念头,如同一点星火,在她疲惫却清醒的脑海中悄然点燃。她隐约看到了下一步努力的方向,那或许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但比起眼前这些触目惊心的伤痛,一切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