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 第70章 星光下的奔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0章 星光下的奔赴(2 / 2)

重且寄予厚望的学生,据说已有顶尖期刊论文在投。

“宋师兄。”封瑶礼貌地打招呼,稍微让开一点屏幕位置,便于他观看,“是的,刚刚跑完‘愤怒-平静’维度的初步拟合,效果比预想的要好一些,但在情绪转折的平滑度上还有点瑕疵。”

宋知涵俯身,目光专注地扫过屏幕上的数据流和曲线图,片刻后,眼中露出毫不掩饰的赞赏:“你这个情绪维度扩展的切入点选得很巧妙,避开了很多初期容易陷入的过度复杂化陷阱。尤其是初始随机种子的处理和特征归一化,很多新手都会忽略这些细节对模型长期稳定性的影响,你能独立注意到并优化它,非常难得。” 他的夸赞非常具体,直接点出了技术关键,让人感觉真诚而专业,绝非泛泛之谈。

封瑶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坦诚道:“是周教授和……徐卓远之前提醒过我,要多注意这些基础的细节和模型鲁棒性。” 她下意识地提到了徐卓远的名字,这几乎成为一种习惯,也是她内心对徐卓远指引的一种认可。

宋知涵推了推眼镜,笑容温和不变,语气也十分自然:“卓远确实在底层逻辑和工程实践上眼光独到,要求严格。不过,”他话锋微转,带着鼓励,“能听进去前辈的提醒,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研究习惯,本身就是一种很强的学习与执行能力。” 他随即伸手指向屏幕上一个数据波动略显生硬的位置,“比如这里,情绪转折点的捕捉,你有没有考虑过引入分层注意力机制?或许能更精细地捕捉对话中情绪词的权重变化和上下文依赖,让转折更自然。我之前在做文本情感分析时,尝试过几种不同的注意力变体,如果你有兴趣,我们可以讨论一下。”

这是一个非常专业且切中要害的建议,直接点出了封瑶隐约感觉到但尚未明确思路的问题。封瑶眼睛瞬间亮了起来,立刻被吸引了全部注意力:“分层注意力机制?我确实还没往这个方向深入思考!师兄您能详细说说它的原理和您之前的应用经验吗?我觉得这可能是个突破口!”

接下来的半个多小时,宋知涵极有耐心地向封瑶解释了分层注意力机制在复杂情绪分析中的应用潜力和几种实现方式,并结合自己项目的实践经验,分享了参数调优的心得以及可能遇到的坑。他的讲解深入浅出,逻辑脉络清晰,让封瑶有种豁然开朗之感,之前一些模糊的想法瞬间变得清晰起来。

“太感谢师兄了!这些建议真的太有启发了,帮我打开了一个新思路!”封瑶由衷地感谢道,脸上因兴奋而泛着光。她感到实验室里除了周教授和徐卓远,又多了一个可以深入交流、请教的高水平同行,这种开放和共享的学术氛围,让她对后续的研究充满了更强烈的动力和信心。

“不客气,互相学习。”宋知涵温和地笑笑,态度谦和,“你的这个研究方向很有价值,周教授私下也提过很看好你的潜力和独到视角,期待你的阶段性成果。”他说完,便礼貌地点点头,回到自己的工位,继续专注于自己的代码。

这个小插曲让封瑶的心情更加明亮。她意识到,重活一世,她不仅在弥补前世的遗憾,更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展现出的潜力,主动为自己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吸引更多志同道合、愿意分享和帮助她的优秀同行。这个世界,正以一种更友好、更积极的方式,向她展开怀抱。

她拿起手机,带着一种分享的喜悦,给徐卓远发了一条信息:

【刚才宋知涵师兄给了我一些关于引入分层注意力机制的建议,感觉思路开阔了很多,正好解决了我目前的一个难点!

信息发出去后不久,手机便震动了一下。徐卓远回复得很快:

【宋师兄在nlp和模型结构设计上是专家,他的建议值得仔细参考。】

他的肯定一如既往的客观。然而,紧接着,又一条信息跳了出来:

【周末的宴会,记得留出时间。】

这条信息看似平常的提醒,但封瑶几乎能透过屏幕,感觉到徐卓远话里那点不易察觉的、带着微妙占有欲的关切。他或许并非对宋知涵有什么意见,更像是一种本能的、在关系更近一步后,对可能出现的、能吸引她注意力的优秀异性产生的条件反射般的警觉。

封瑶看着这条信息,忍不住弯起唇角,笑了起来。她指尖轻点,回复道:

【知道啦,徐大学神放心,这么大的事我怎么会忘。小本本上了~】

放下手机,封瑶重新看向屏幕上的代码和数据,脑海中已经开始构思如何将宋知涵的建议融入下一步的实验设计。实验室的灯光柔和而明亮,窗外是浓郁的绿意和初夏渐盛的阳光。前世的阴霾与自我禁锢,似乎已经遥远得如同一个模糊的、褪了色的噩梦。而此刻,脚下是坚实而充满挑战的学术道路,身边有引导她的师长、可以平等交流互相启发的优秀同行、还有那个与她并肩前行、彼此映照,偶尔也会流露出一点可爱占有欲的恋人。远方,是亟待她去探索的广阔世界,和需要她用心珍惜、用成功回报的温暖亲情。

星光虽微,已在掌心汇聚成河。这星河,由智慧、勇气、爱意与独立的自我交织而成,照亮的是她主动奔赴、也终将抵达的,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