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崩坏:救世黎明> 第394章 樱落(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4章 樱落(2)(2 / 5)

益增长的强大力量、沉重的责任以及那潜滋暗长的「神性」所压制、所覆盖。

就像……就像又回到了许多年前,在西伯利亚那片冰天雪地里,他只是作为一件“兵器”而存在的时光。所有的情感,无论是喜、怒、哀、乐,都被压缩、冻结到了一个极点,只为了最高效地完成“任务”。

凯文沉默地开着车,窗外的流光溢彩在他冰蓝色的眼眸中划过,却似乎没有留下任何倒影。

他好像……真的发现自己“病”了。

一种名为“失去感受”的病。

而在另一边,雷电芽衣看着凯文陷入沉默的侧脸,那线条冷硬却在此刻透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迷茫,她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与计划得逞的光芒,但更多的,是一种淡淡的怜惜和……或许连她自己都没意识到的温柔。

“这样吧,”她声音轻快起来,打破了略显沉重的气氛,“今天呢,就彻底听我的。关闭你的‘大数据分析’,忘了你的‘安全评估’和‘效率最大化’原则。我们就随便逛,走到哪算哪,看到什么有趣的就停下来试试,怎么样?给‘意外’和‘惊喜’一点机会?”

凯文闻言,眉头本能地皱起。这显然严重违背了他根深蒂固的行事准则——缺乏计划意味着未知变量激增,等于潜在风险不可控。这在他过去的经验中,是绝对需要避免的情况。

但当他转过头,看到雷电芽衣那双充满期待、闪烁着跃跃欲试光芒的紫色眼眸,那里面有一种他几乎已经陌生的、纯粹的热情和生机时,他心中那套严谨的逻辑体系仿佛被某种柔软的东西轻轻撞了一下。

他沉默了几秒,最终,有些艰难地、缓缓地点了点头。

“……可以。”

于是,一场完全由雷电芽衣即兴主导、充满随机性的城市漫游,正式拉开了序幕。

怎么说呢……

或许比起凯文那份冷冰冰、绝对“最优”的旅游计划,芽衣选择的路线确实显得有些“非理性”甚至“低效”,但带来的体验却截然不同。

她绕开了那些需要提前数月预约、价格高昂得像是在抢劫的“网红打卡圣地”,而是拉着凯文钻进了一条条位于城市中层、充满了生活气息和嘈杂人声的巷弄。

这里没有光鲜亮丽的装潢,有的只是烟火缭绕的各色小吃摊、吆喝声不断的旧货市场、以及散发着淡淡霉味却藏着宝藏的老书店。

她放弃了那个需要花费数万信用点才能进入的、据说能品尝到全球顶尖美食的“琉璃穹顶”,而是挤进了一家看起来毫不起眼、甚至有些油腻腻的街边面馆。

面条的味道或许称不上多么惊为天人,也绝对不符合高级营养学标准,但那滚烫的汤头、老板豪爽的招呼、以及周围食客满足的唏哩呼噜声,却构成了这座城市最真实、最蓬勃的烟火气。

她甚至临时起意,拉着凯文去了城市边缘那个据说已经有些年头的、门票便宜得可怜的峡湾自然保护区,取代了凯文计划中那个位于千米高空、门票昂贵的“空中花园”。

在那里,他们租了一艘老式的、需要手动划桨的小木船。凯文笨拙地拿着船桨,溅起一片水花,芽衣笑得毫无形象。

凯文则沉默地坐在船尾,看着清澈见底的河水倒映着两岸苍翠的山崖和蓝天白云,微风拂过,带来草木的清新气息。

没有高科技的炫目,没有数据的衡量,只有最原始的自然宁静和笨拙的嬉戏。这种体验,是任何数据都无法精准评估的。

然后,仿佛命运般的巧合,他们漫游的最后一站,竟然和凯文最初那份计划书里的某个项目对上了——

全世界规模最大、最负盛名的吼姆游乐园。

巨大的、色彩鲜艳到夸张的园区大门前人山人海,无数家庭、情侣、游客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

那个标志性的、咧着巨大笑容的黄色兔子头像无处不在,各种基于吼姆形象的游乐设施传来阵阵尖叫和欢快的音乐声。

凯文站在入口处,抬头看着那巨大的、仿佛在对所有人进行精神污染的黄色兔子,眉头再次习惯性地皱起,冰蓝色的眼眸中充满了实实在在的困惑。

说句实在话……即便到了现在,他依然无法理解,这一只看起来傻乎乎、甚至有点诡异的黄色兔子,究竟是如何风靡整个大陆,成为一种文化现象,甚至让无数人为之疯狂的??

这背后的人类情感逻辑和社会学传播模型,似乎比他面对过的任何战术难题都要复杂难解。

“走啦走啦!”雷电芽衣却显得异常兴奋,仿佛回到了少女时代,她一把拉住凯文的手腕,不由分说地就朝着那片充满了尖叫与欢笑的、在他看来光怪陆离的童话世界冲去。

“今天,就让吼姆来给你上一课,什么叫作‘简单的快乐’!”她的笑声淹没在游乐园喧闹的音浪中。

……………………

暮色四合,夕阳的余晖将天边染成一抹温柔的橘红,渐渐沉入远山的怀抱。

光线变得柔和而倾斜,将庭院中那几棵高大杉树的影子拉得极长,扭曲着投射在土地上,仿佛无数柄暗银色的、锈迹斑斑的长刀,倒插在泥土里,将那幢孤零零的日式小屋小心翼翼地、却又密不透风地圈在正中央。

小屋静默地伫立着,木板墙被漫长的年月和风雨浸染成了深沉的褐色,表面布满了细密的裂纹,如同老人手背上的脉络。

裂纹里嵌着干枯的松针和细碎的、颜色深暗的苔藓,诉说着潮湿与时光的故事。

当一阵晚风掠过树梢,继而拂过小屋时,会带来木头特有的、混合着昨日雨水和泥土淡淡腥气的味道,不像腐朽,更像某种沉眠了许久的古物,在暮色中缓缓苏醒,进行着一次深沉而悠长的呼吸。

低矮的屋檐下,悬挂着一盏旧式的纸灯笼。竹制的骨架早已不复坚韧,泛着脆弱的黄褐色。

米白色的纸面不再光洁,晕开了几块深浅不一的暗黄色水渍,边缘模糊,倒像是哪位文人墨客心不在焉时泼洒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