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重生1988,我成了煤二代> 第453章 定位高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53章 定位高端(1 / 2)

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政治课总绕不开 “枯燥” 二字。

满页的理论条文、抽象的概念定义,听着听着就容易睡着。

可坐在课堂里的张伟豪,却与周围昏昏欲睡的同学截然不同,那些曾让他觉得晦涩的内容,如今结合上一世摸爬滚打的社会经验,竟生出强烈的 “感同身受”。

课本里写着 “当前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下方紧跟着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的发展方向。

这话在旁人看来或许只是考点,在张伟豪眼里却成了刻在现实里的真理。

现在的老百姓确实正经历着从 “吃饱穿暖” 到 “吃好穿好” 的转变。

就象此刻的魔都街头,最能印证这份 “矛盾” 与 “方向”:

以前巷子里只有几家卖家常菜的小馆,如今川湘粤淮扬的馆子挨着开,连西餐、日料都成了寻常选择;

服装店也不再是灰蓝黑的老款式,碎花裙、牛仔外套、韩版卫衣挂满橱窗,连面料都从粗棉布变成了柔软的针织、挺括的聚酯纤维。

行人兜里的钱渐渐多了,眼神里的欲望也跟着亮起来。

有人盘算着换辆好点的汽车,有人琢磨着给家里添台彩电,连买菜时都不再只盯着 “便宜”,开始挑 “新鲜”“稀罕” 的品种。

可并非所有人的 “欲望生长”,都踩在踏实的生活轨迹上 —— 比如李学海。

这个曾经穿着洗得发白的衬衫、连说话都带着几分怯懦的男生,如今彻底换了副模样。一身阿玛尼的休闲西装衬得他身形挺拔,

手腕上的石英表闪着细碎的光,连头发都精心打理过,发胶的味道隔着半米都能闻到。

往日里的 “老实” 踪影全无,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略显张扬的自信:

走路时抬头挺胸,跟同学说话时声调不自觉拔高,甚至敢在课间拦住班花王冉,笑着递上一杯热奶茶,语气自然地聊起周末新上的电影。

没人知道,这份 “脱胎换骨” 的背后,是张伟豪有意为之的 “强行点灯”。

让他过早窥见了不属于自己的繁华世界。

只是此刻的李学海,显然没意识到这份 “自信” 里掺了多少泡沫,他沉浸在名牌带来的体面里,

沉浸在被人慧眼识珠的雀跃里,全然没察觉自己正一步步偏离原本的人生轨道,朝着未知的方向走去。

教室里的喧闹还没散去,李学海站在讲台上,声音里带着刻意的兴奋:“同学们稍等一下,这周我跟老班商量好了,咱们班搞次集体活动 —— 去森林公园踏青野营。”

他还特意加重语气,眼神扫过台下,象在眩耀什么宝贝:

“这次我专门联系了魔都成仁资本的王总赞助,所有花费都由他们包了,大家只管去玩就行!”

话音刚落,班里立刻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不少同学眼睛亮了,小声议论着 “免费野营挺好啊”“终于有集体活动了”。

可张伟豪坐在后排,只觉得提不起劲。

馀光瞥向身边的曹博、程风、张楚,三人脸上都是似笑非笑的神情,看李学海的眼神,象在看一场马戏表演。

几人收拾好东西,正准备起身回宿舍,李学海的声音突然又响起来,精准地 “点” 到了张伟豪:“张伟豪同学!

你可是咱们系的三好学生,这次活动可不能缺席啊,还得给咱们班做表率呢!”

张伟豪脚步一顿,心里暗笑:来了,果然是小说里常见的桥段,用 “身份” 绑架,逼你接下不感兴趣的事。

他没回头,只是随意挥了挥手,径直往教室门口走,连多馀的眼神都没给讲台上的人。

李学海僵在台上,脸上的笑容瞬间垮了,脸色一点点变得铁青。

台下的议论声也小了,不少人悄悄看向他,眼神里多了几分微妙。

“哎,班长我提个建议啊。” 张楚走在最后,路过讲台时停下脚步,目光落在李学海的裤子和鞋子上,语气里带着毫不掩饰的调侃,

“穿西装就配双正经皮鞋,你这 aj 搭西裤,多少有点不伦不类了。”

按张楚的脾气,要是换成别人这么刻意针对张伟豪,早就让对方吃不了兜着走,

可张伟豪之前特意叮嘱过 “不用管”,他才按捺住没发作,只是人家懒得理你,你还专门找事,显的你能耐了。

“这你就不懂了吧?” 程风凑过来,故意拖长语调,“人家这叫高丽潮流穿搭,现在小年轻就好这口,咱们不懂。”

曹博也跟着补了一句,语气里满是戏谑:“潮流我懂,可脸白不白总得讲究吧?

班长一看就是最近‘操劳’过度,都晒黑了。

悦儿啊,我上次给你买的防晒还有吗?

送班长一瓶,毕竟班长代表咱们班的脸面,可不能马虎。”

李学海站在台上,听着三人一唱一和的调侃,脸涨得通红,想反驳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攥紧拳头,看着他们转身离开。

“行了,走了。” 张伟豪在门口停下,回头喊了一声。三人这才收了话,快步跟上。

走出教程楼,程风还忍不住笑:“那李学海也是有意思,以为拉个赞助、穿身名牌,就成人上人了?”

张伟豪没接话,只是望着远处的操场。

他知道,李学海的执念还没散,这场野营邀约不过是个开始。

但有些路,得让李学海自己走到底,才会明白:强行踮脚够不属于自己的圈子,最后只会把自己弄得狼狈不堪。

眼下的张伟豪,满心思都扑在 i one 的发布会上的筹备上。

从产品参数到品牌调性,每一个细节都在他脑海里反复打磨。

经过多日的权衡,他终于敲定了内核策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