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扫元> 第283章 大军云集杭州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3章 大军云集杭州破(2 / 4)

修杭州城防?

若能迅速将杭州城墙修复如初,他自然不惜钱粮。但现实是如此庞大的工程,在荆湖、浙北两个主战场都急需海量钱粮、丁壮的前提下,仓促之间根本不可能完成。

若不顾两边战局危急,强行将所剩无几的人力物力投入这个短期内注定无法完工的“无底洞”,那么很可能城墙还未修到一半,石山的大军就已经兵临城下。

届时,无兵可用的杭州,依旧是一座不设防的城池。

权衡再三,庆童最终选择了一个看似折中的方案:不做大规模重修,而是进行“两手准备”。

一方面,他将江浙行省所能调集的大部分生力军,集中到城防相对完好的平江路(苏州),意图依托这座坚城,将红旗营主力阻挡在长江沿线。

另一方面,则对杭州城防进行一些在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修补和加固,例如堵塞部分不重要的城门,加高少数地段的矮墙等。

庆童寄希望于“平江防线”能发挥作用,若能配合方国珍那支熟悉水战、来去如风的海寇部队驻守刘家港,反复袭扰红旗营的后方粮道,或可迟滞甚至拖垮石山进军的步伐。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

他这“妙策”的关键一环,坏在了素无信义的方国珍身上。此獠屡降屡叛,与元廷之间本就没有信任基础,加之这期间红旗营袭杀了元廷使者,更导致方国珍与元廷关系再度破裂。

结果,方国珍非但不肯出兵助战,反而趁火打劫,出兵攻占了台州路治所临海县,使得本已糜烂的浙东局势雪上加霜,也彻底打乱了庆童的防御部署。

结果便是驻守平江的蛮子海牙独木难支,平江路最终失陷。

江浙元军也因此失去了最后一支能够机动作战的野战反击力量。湖州路和嘉兴路兵力空虚,在红旗营雷霆万钧的兵锋面前,如同纸糊的防线,一触即溃。

庆童万般无奈,只能祭出“招安”的缓兵之计,试图麻痹石山,争取时间。

但石山这厮比之方国珍更加狡猾,竟将计就计,假意接受和谈,暗地里却加快了进军速度。红旗营这段时日可谓势如破竹:

七月二十五日,常遇春所部攻陷嘉兴路治所嘉兴县。

七月二十九日,邵荣所部攻陷松江府上海县。

七月三十日,常遇春所部攻陷海盐州。

八月初一,邵荣所部攻陷松江府治所华亭县。

八月初三,常遇春所部攻陷崇德州,彻底打开了从北面进入杭州路的门户。

八月初七,徐达所部攻陷湖州路治所乌程、归安二县。

八月十一日,仇成所部攻陷杭州路海宁州,阵斩元军守将梁成。

同一日,石山亲率中军主力攻陷德清县,县尹张正蒙“殉城”(实为被溃兵所杀)。

德清县往南,已是一马平川,直抵杭州城下。虽说沿途元军还修建了几座寨堡,但在红旗营绝对的战力优势面前,最多只能稍稍迟滞其进军步伐。

更让杭州元军绝望的是常遇春在攻陷崇德州后,便兵分两路,偏师仇成所部围攻海宁州的同时,其主力沿着运河快速西进,以摧枯拉朽之势扫除沿途障碍,其兵锋不日即可进抵杭州城下。

届时,杭州守军将面临红旗营东西两路大军的夹击之势。

杭州去年八月刚遭项普略、彭莹玉联军破坏,满打满算刚过去一年,元气还未恢复,如今又要面临规模更大、战力更强的红旗营围攻,城中早已人心惶惶。

连日来,嗅觉敏锐的大户豪商们纷纷收拾细软,带着家眷,通过各种渠道仓皇出逃。

城中的官员因为得到前线战败的消息更快,也更早地陷入了分裂与混乱。早在得知常遇春攻陷嘉兴,预料到杭州必将被合围之后,他们便分成了争吵不休的两派。

一派以江南浙江道肃政廉访使孛兰奚为首。

孛兰奚是蒙古贵胄,去年曾率绍兴路盐丁和乡勇成功收复杭州,在军中颇有威望。他立足于整个江南战局,认为红旗营兵锋正盛,以杭州目前残破的城防和低落的士气,必然守不住。

其人主张效仿去年旧事,暂时避敌锋芒,将城内尚有战力的军队主力主动撤出,转移至浙东有地形可守的婺州、处州等路,先稳住防线。

待到卜颜帖木儿元帅率征讨徐宋的主力大军回师,再合力反攻,重复去年击败徐宋大军、收复杭州的“胜利模式”。

这一派的观点,听起来颇有战略纵深,站位也显得更高,加之孛兰奚本人的威望,赢得了城中大部分官员,包括平章政事庆童本人的内心认同。

另一派,则以不久前才被“放归”的前江浙行省左丞左答纳失里为首。

左答纳失里在石山军中做了数月俘虏,虽然最终被释放,但身上“失地”“被俘”的污点未清,嫌疑未脱,按理说此时尚未恢复官身,根本无权参与高层军议。

但庆童出于私心,还是将他抬了出来。

左答纳失里基于他与石山直接打交道的经历,竭力反对弃城,强调石山奸诈异常,极善笼络和蛊惑人心,其部队纪律严明,与去年流寇性质的徐宋红巾军绝非一回事。

一旦让红旗营占据了杭州这座“行在故都”,以其为根基,凭借石山收买人心的手段,必然能迅速稳定局势,集成浙北。

届时,元军再想打回来,将难如登天。

“此贼志不在小,若得杭州,如虎添翼,江南半壁恐非朝廷所有矣!”左答纳失里嘶哑的声音在议事厅中回荡,带着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

他的判断或许更接近真相,但他解决不了“杭州守不住”这个内核难题,只得到了像钱塘尹齐光祖等少数几个因守土有责而不敢弃城逃跑的地方官员的微弱支持。

庆童的内心充满了矛盾与恐惧。

身为江浙行省的最高长官,大敌当前若是弃行省治所而走,事后朝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