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家父刘寄奴> 第122章 柏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2章 柏谷(1 / 2)

天空下起细雨,滴滴水珠打在甲胃之上,象是在回荡着炎夏尾声。

坞堡之外,肃杀之气弥漫。

大群甲士排列好军阵,屹立在坞前。

入关之时的喜悦随着眼前的险峻坞堡消散,转而代之的则是严肃之色。

八王之乱之后,关中常年遭受战乱袭扰,被图掠数次的百姓自相修建坞堡,以此来抵抗“官”军。

当然,坞堡也有大小之分,象那些低矮的坞堡,相比于世家所修建的大坞,尤如天壤之别。

最好的位置,无非是依山傍水,都属于世家大族的专利之一。

臂如众军眼前的柏谷坞,便不知是往前哪位大族所修建。

百谷坞又称柏谷坞,其坞墙高十丈有馀,比起一般小城,有过之而无不及。

柏谷坞虽坚,但坞堡终归比不了关隘险城,抵御小股人马还好,一旦为大军所包围,便有些不够看了。

平地坞堡有时就象是纸老虎,对付一些贼寇匪军足矣,真正遇上了正规军,还要次于山坞。

上山道路崎岖,通行不便,坞堡不比山寨,无山林所护。

坞墙比城池狭窄的多,站不住太多人,若遇上数倍敌军,一轮激射下来,占着地势的守军反倒要落于下风。

刘义符与毛德祖、恩、颜延之伫立在中军后方的站台之上,俯瞰着乌决决前行的士卒。

“将军,这柏谷坞守将是何许人?”

自入关以后,真正需要摆出当下这般阵仗的坞堡不少,可大都在晋军未围攻之前开门而降,像柏谷坞这般紧闭坞门,守军披甲执锐以待的倒是独一家。

毛德祖望向那墙上立于众军身前的将领,皱眉道:“入关之前,我便听道济提过,没曾想到,

竟还真遇上了。”

对于老是让自己啃硬骨头,毛德祖已经逐渐麻木了,他也不知是王镇恶刻意为之,还是天命所致。

探马从邻边乡县疾驰而回,他策马至台前,快步上前。

“报!守将为宁朔将军赵玄,堡内敌军千馀人,弓弩齐具,披甲之士近半待得到确切的消息,毛德祖方才向刘义符三人解释道:“这位秦将,倒是位不可多得的忠义之士,此前与道济暗通者"

虽然姚禹传出来了的消息都是毁谩骂赵玄,但这也算是侧面验证了这赵玄的品性。

刘义符一听这赵玄还是天水赵氏出身,不由高看了一眼。

这将门世家就是不同,国难之际,还是匹-武夫更为可靠。

国家的分裂,往往都是从内部开始,就算杨盛、赫连勃勃等人不扇风点火,秦国依然不见得会安稳。

姚泓仁义,他没有铁血手腕,就根本镇不住那些蠢蠢欲动的宗室。

这一点,说实在也有姚兴的原因,可大头还是因为姚泓本人。

姚泓明明可以让姚绍在各国进犯之前清理门户,可他却没有这么做。

姚虽无凯宝座之意,但却是个辨别不了忠奸是非的蠢材,说不定他到现在还不明白成皋虎牢为何能沦陷的如此之快。

“将军可否能招降他?”

毛德祖轻抚长须,沉默了一会,说道:“似他这般人,为国捐躯而亡,才合其心愿。”

毛德祖这番话让刘义符心有悸动,他望向坞墙,不知该说些什么。

第一轮攻势发起,辅兵扛着云梯率先冲锋,身后的甲士雷厉风行的跟随在后。

“哗啦!”滚烫的金汁灌溉而下,将攀爬的晋军烫的皮肤溃烂,哀豪落下。

本还想节省箭矢的毛德祖见状,当即下令弓弩手搭弓拉弦往城墙上激射。

“刷!”齐射而出,箭矢与细雨交融,染红了坞墙。

几轮箭雨席卷之后,城墙上的秦军受到肘,并不敢同先前一般肆无忌惮对爬墙的晋军施以还手。

当一名名身穿重甲的武士爬上墙头,毛德祖以为已攻下了坞堡,却见一名壮硕将领带着数十执杖甲士扑来,将他们击落于坞墙下。

这群甲士不用刀剑,而用如锤、棍等钝器。

因其气力过于常人,晋军扛下一击便要晕厥无力,墙头很快又重新被秦军所占据。

不得不说,坞堡中千馀名秦军,确实算得上精军二字,人人皆悍不畏死。

欣赏归欣赏,但倒下的晋军可都是他将来的魔下,见此情形,刘义符只觉得心在滴血。

“这坞堡坚固,守军顽抗,将军不妨先退——

刘义符话还未说完,另一侧墙头便已有数名甲士登上,厮杀了起来。

“咚咚咚———”鼓声如雷鸣响彻天际。

那壮硕将领寡不敌众,渐渐被击退,一时间,竟有些四面楚歌的味道。

随着越来越多的普军上墙,伤亡逐渐被拉开。

墙前,赵玄将长刀从尸体中拔出,急忙挥砍向面前扑来两名武士。

“啊!”

他一脚踢向左侧武士的腹部,右手挥刀而出,砍向右侧武士的脖颈。

“噗!”

鲜血激洒在憔瘁面庞之上,不等他喘上一口气,又是数名晋军杀了过来。

赛鉴握紧手中的铁锤,猛地冲向赵玄身前。

“砰!”

刀剑震弹开来,晋军身心不稳栽倒在地,被赵玄身后的亲兵上前砍杀。

赛鉴胸腔起伏不定,他喘着粗气喊道:“将军!

赛鉴正欲劝说,却见赵玄腹部鲜血直流不断,他瞪大了双眼,丢弃了手中军械,赛监趁着赵玄反应不及,将其一把举起,往坞中跑去。

“放我下来!”赵玄一下又一下用刀柄直锤其背,怒吼道。

赛鉴紧咬牙关,一声不的牢牢抱住赵玄的腰腹。

赛鉴知晓坞堡终将要失守,可他却不想眼睁睁赵玄死在坞墙上。

因此,他一边招呼着墙上仅存的秦军往墙下撤离,一边高声喊道。

“将军为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