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 第157章 破局之始 暗刃初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7章 破局之始 暗刃初试(2 / 2)

西南方向,全速前进!”

舰队如同闻到血腥味的鲨鱼,迅速转向。当那几艘悬挂着杂乱旗帜、船型猥琐的海盗船出现在视野中时,对方显然没料到会遭遇如此规模的正规水师,顿时慌了手脚,试图转向逃窜。

“开炮!警告射击!”俞咨皋下令。

轰!轰!轰!

数发炮弹落在海盗船队前方和侧翼,激起冲天的水柱。巨大的炮声和威力,让那些海盗船如同受惊的兔子,更加拼命地摇橹划桨。

“追!咬住那艘最大的!”俞咨皋目光锁定目标。大明水师战舰凭借速度和火力优势,迅速拉近距离。又是一轮齐射,这次准确度更高,一枚实心弹直接命中那艘最大海盗船的尾部,木屑横飞,其速度顿时慢了下来。

接下来的战斗毫无悬念。大明水师的小型“猎隼船”快速贴近,水兵们用燧发铳和弓弩压制船面,随即抛出钩索,敏捷地跃上敌船。短促而激烈的接舷战后,残余的海盗或死或降。

俞咨皋并未下令将所有海盗处死,而是留下了几个头目和活口。“仔细审问,看看他们到底是哪路神仙。”他吩咐手下。同时,他派出一名使者,乘小船前往最近的朝鲜港口,通报“天朝水师已击溃一股袭扰商船之海寇,斩获若干,救下贵国商民”,并要求对方提供港口进行临时休整与补给。

消息迅速传开。大明水师以雷霆之势现身,摧枯拉朽般击溃“海寇”,并“友善”地要求入港。朝鲜南部沿海官府在惊魂未定之余,面对实力悬殊的天朝舰队和“共同防卫”的既定方针,几乎没有任何抵抗的勇气和理由,只能战战兢兢地打开港口,迎接这支强大的“客军”。

俞咨皋的舰队,如同第一颗打入朝鲜半岛的楔子,牢牢钉在了那里。 大明水师的武勇与“友善”,也开始随着获救商民的口耳相传,在朝鲜南部扩散开来。史可法计策中“逼倭”与“介入”的环节,以这样一种强势而“正当”的方式,顺利展开。

北京城,魏国公府邸。

徐允贞并未过多沉浸在议政堂初露锋芒的喜悦中。她深知,那只是一个开始。皇帝将协助吏部、宗人府细化宗室勋贵子弟考成出仕章程的任务交给了她,这看似是文牍工作,实则牵涉极广,关乎未来帝国上层建筑的人才选拔,是真正的权柄所在。

书房内,烛火通明。她面前摊开着大量的档案卷宗,以及各地宗室、勋贵的人员名录、考评记录。她没有急于动笔,而是先静静地阅读、分析,脑海中飞速运转,将零散的信息整合、归类,寻找其中的规律与漏洞。那份悄然融入的上官婉儿之魂,让她处理起这些繁杂信息来得心应手,总能敏锐地抓住关键,并提出极具操作性的制度设计。

“世子朱恭枵,于开封府任上,兴修水利,劝课农桑,政绩卓着,然其与当地士绅往来过密,恐有结党之嫌……”

“靖远伯之子,于英才馆‘通略’考中表现优异,然其父在西北军中根基深厚,若使其掌兵,需有制衡……”

“安乡伯庶子,才干平庸,却善于钻营,其母族与江南织造局过往甚密……”

她一边浏览,一边用朱笔在旁边的白纸上写下简短的批注和建议,字迹清秀而有力,思路清晰得可怕。她不仅考虑才能,更综合考虑其背景、人际关系、潜在风险,旨在为帝国选拔出真正忠诚、能干且易于掌控的人才。

同时,她也密切关注着朝鲜方向的动向。当俞咨皋水师初战告捷、顺利进入朝鲜港口的消息通过特殊渠道传来时,她只是淡淡一笑,并未感到意外。这一切,仿佛都在她的预料之中。

“破局之始,在于造势,更在于精准落子。”她放下朱笔,望向窗外沉沉的夜色,目光幽深,“朝鲜不过是一盘大棋的边角。真正的风雨,或许才刚刚开始。而我能做的,便是为陛下,在这中枢之地,扎稳根基,甄选贤能,以备不时之需。”

她重新拿起一份关于在边镇设立“武备学堂”,系统培养中下级军官的提议,仔细研读起来。帝国的未来,不仅需要能臣干吏,更需要忠勇善战的将领。而她,正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到这塑造帝国未来的宏大进程之中。

乾清宫、龙安州、朝鲜外海、魏国公府……帝国的多个节点,都在这个寒冬的夜晚,按照既定的谋划,悄然运转,汇聚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冲向那已然可见的、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未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