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 第179章 砥柱中流 力挽天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9章 砥柱中流 力挽天倾(2 / 2)

张献忠进行“平等”的谈判。

谈判桌上,张献忠一改往日狠戾,展现出精明商贾的一面。他凭借军事胜利的余威,强硬地规定了贸易份额、关税税率以及双方船只的行为准则,并首次明确划定了大明在东南沿海的“利益范围”和“保护航线”。

“记住,这海上的规矩,往后得由我大明来定!”张献忠对着签署完毕的条约文本,冷冷地对荷兰使节说道。

经此一役,大明东南海疆的秩序得以初步确立,张献忠的权威也达到了顶峰。他并未沉迷于胜利,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条约中关于“情报共享”的条款,开始着手利用荷兰人的情报网络,编织属于自己的、覆盖更广的海外信息网。

紫禁城,上元节的宫灯尚未撤下,但节日的氛围早已被紧张的战事与政务冲淡。皇帝朱常洛看着各方陆续送来的捷报与善后奏章,紧绷了月余的神经,终于稍稍放松。

“北疆已定,朝鲜已平,西南危机缓解,东南海权初立……这个年关,过得不易。”朱常洛对侍立一旁的太子朱由楧感慨道,“然,危机亦是契机。经此一乱,各方弊端暴露无遗,改革与整合,正当其时。”

他走到巨大的寰宇全舆图前,手持朱笔,在北疆、朝鲜、龙安、东南之间,划下了数条清晰的连线。

“拟旨:”

“设‘北疆总督府’,总揽军政,统筹屯垦、防务、贸易,由定王朱由检兼任首任总督,准其开府建牙,便宜行事。”

“成立‘大明皇家海贸总公司’,整合皇商司海外业务及东南民间海商力量,由张献忠兼领督办,探索远洋,开拓利源。”

“擢升柳文耀为工部右侍郎,仍兼管龙安州事,总领西南工业开发及‘煤铁大道’修筑,其所创《工匠评定》、《金融管理》等制度,着其整理成册,下发各地参酌施行。”

“令徐允贞主持枢密院,增设‘海外情报司’,统合各方讯息,研判天下大势。”

一道道旨意,不仅是对各方砥柱功绩的肯定,更是将他们在危机中摸索出的行之有效的模式,加以制度化、全局化的开始。朱常洛以其宏大的视野,开始将四方闪耀的“星火”,用制度的纽带串联起来,试图编织成一张覆盖帝国全域、乃至辐射海外的巨网。

泰昌十二年的开端,虽充满荆棘与血火,但帝国的巨轮,在各方砥柱的奋力支撑与皇帝的高瞻远瞩下,终究劈波斩浪,驶出了最危险的暗礁区,朝着那更加浩瀚,也必然更加波澜壮阔的深蓝,继续前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