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1978:从参军开始的文豪> 第86章 《人民文学》来电话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6章 《人民文学》来电话了(1 / 2)

第86章 《人民文学》来电话了

看完电影。

两三个男生朝着周旭跑了过来,连忙朝着周旭喊:

“周同志!周同志!!”

周旭回头看了眼,发现是陈海带着两三个人走了出来,为首的一个二十五岁附近的年轻人:“周同志,您好我们俩在创作室见过!”

“哦!小李!!!”

小李挠挠头,立马说道:“我叫李自强!”

“哦李自强!”周旭看向了其他的两个人。

其中一个男同志自我介绍道:“周同志,我叫张一兵”

“哦!我还记得你!话剧团的吧?”周旭点点头。

“对对!周同志这是我写的情书,想要您帮我看看!?”

啧?别的不说,如果是给自己看的小说,他可能没兴趣,但是八卦的情书他还是有一丢丢的兴趣的,便看了过去。

周旭心说:“写给韩蓉的呀?”

想了想,刚刚泡澡的时候,话剧团里面身材最好的叫做张芳芳,长得很有魅力的叫做韩蓉要是周旭的话铁定选身材来着的。

不是有问题吗?

到底是身材重要,还是脸重要来着。

“哦看情书呀!”周旭看了一眼,咳嗽一声:“这事情我擅长,不过能不能追到手,得看你的印象。”

“什么印象?”张一兵立马问道。

“这个印象说的是你在人家姑娘眼中的印象!”周旭慢悠悠说道。

很多人当舔狗不自知,是因为第一印象不够好,如果追人家之前就觉得你长得帅、有才华,其实很容易的。

“我也不知道!”

“那等等,我先看看!”周旭提起来一支笔。

现在几人眼里的周旭就和文豪一样,毕竟报纸、杂志上面全都是周旭的小说的消息,他已经是小有名气的作家了。

周旭改了几个字,又填了几个字。

文学大师和普通作家的区别就在于遣词造句,就说周旭喜欢的汪曾祺,同样一段话,他写起来就是情意绵绵张爱玲的小说柔得像水一样。

但是同一段话,大致意思差不多!这就是一两个词句的区别。

李自强看完周旭写完的新情书,立马说道:“神医呀!神医,周同志我也有一份,能不能帮我看看?”

周旭八卦的看过去:“拿来?”

李自强从自己的军装口袋里面拿出来一幅画,旁边写了两句小诗周旭看着画,一乐:“你这画的是张芳芳?可以呀?你是我们创作室的画家?”

李自强挠挠头:“我还没有评级呢!就是正排。”

说到这里,李自强真的羡慕周旭,才来一年不到直接超越自己成为正连了。

“好的,我给你改改!”

改完,李自强喊道:“这诗句真水灵!成功请您吃饭!!!”

《人民文学》杂志社里面。

周明急匆匆的从门外赶了进来,嘴里念叨着:“不得了啦!”

“啥呀?”崔道义朝着周明问道。

“不说了,我听说呀!《解放军文艺》这个月的销量已经到达了一百零八万册了!!?”周明倒吸一口凉气。

现在这个年代,四大名旦为首的文学性杂志,其中主流的几个也是一个月二十万册附近,有起伏,但是也是在五六十万册之内起伏的,突破一百万册的真的少见。

当然文学圈就这个大个圈子,编辑部的人什么消息都是互通的,大家对于对家心知肚明。

但是《人民文学》也会对比《解放军文艺》,这一次对方的销量实在是太空破。所以才引起来了编辑部的注意。

“是《高山下的环》?”崔道义问道。

“应该就是这本书的影响力。”周明点点头。

毕竟在街上走动的人讨论的最多的是《高山下的环》,而不是其他的小说作品。

“一百万册!《解放军文艺》真的是捡到宝了!我记得《伤痕》当年都没有这么火吧?”崔道义摇摇头。“作者是谁?”

“周旭,一个小作家!以前发表过一篇《长津湖》!之前的作品就不知道了,刚刚出名呢。”周明查找着资料。

“哎?”听到说是新出名作者,崔道义倒是小小动心了:“找找联系方式!我们给他也寄去一封约稿信吧?”

“不行不行!”周明说道;“寄信还是不妥当,我觉得直接电话联系吧?”

“你有联系方式?”

“那不简单呀?我看他是武汉军区政治部的,我刚刚好有个朋友在部队里面,一来二去的打听到人家在胜利文工团的创作室里面工作。”周明一脸自豪。

编辑圈、作者圈这些住址电话的信息都是瞒不住的,只要是有心人都能查出来。 听到这,崔道义看向了周明,一脸的激动:“老周,没想到你这么靠谱呀?这信息就这么找出来了?”

“你去联系吧,我去休息休息看稿件去了。”周明乐呵呵拍了拍崔道义。

都是编辑部的老朋友,倒是不对这么件谁来约稿的小事情斤斤计较:“等着你约稿成功了请我去萃华楼吃一顿就好了。”

“好!”

崔道义拿起来周旭的资料直接去到了办公室里面,拿起来电话,朝着周旭那边就打了过去。

嘟嘟嘟。

才从外面回来创作室的周旭就听到电话响了起来!

“您好?”

周旭听着对面传来的新声音,似乎和自己以前熟悉的刘家驹不太一样,他问了句:“喂?”

那边立马回了一声:“您好,周旭同志,我是来自《人民文学》的编辑崔道义!”

周旭紧跟着愣了愣,崔道义?好像听过这号人物,后期称为京城四大名编来着!

刘心武的《班主任》也是他发现的,在文学界有着极高的声誉。

不过刘心武还有个贵人,叫做张光年,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