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1979知青返城,从文豪开始> 第78章 读者这么大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8章 读者这么大方?(1 / 2)

“妈,你能不能盼我点好?”

林知秋给了她个白眼:“这都是读者给我写的信,杂志社没地方堆,让我自己拉回来理。”

张桂芬这才迈过门坎,踏进房间,盯着书桌下那几大箱子信件,瞪着眼开口:“这么多?”

没等林知秋接话,她又皱起眉,伸手拍了拍儿子的骼膊:

“取回来能当饭吃?你这屋本来就转不开身,床尾到书桌就两步地儿,再堆这些箱子,晚上睡觉都得挤着墙根!”

“您这话说的,这可都是读者对我的肯定,这可是荣誉!荣誉能用钱换来吗?”

林知秋站在道德制高点,狠狠评击张桂芬同志。

“行行行,你说荣誉就荣誉吧,到时候你可别向我抱怨房间太小,我那可没地方给你放。”

张桂芬嫌弃的瞥了他一眼。

林知秋可太知道怎么治张桂芬同志了,他从抽屉里掏出一沓各式各样的粮油票,拿在手里晃了晃。

“行吧,那我以后让杂志社帮我处理了算了,反正家里也没地方放了,就是可惜了这些粮油票了。”

张桂芬眼睛都看直了,一把抢过他手里的各式粮票。

“哪来的?”

“唉,都是读者夹在来信里边的,他们太热情了,我也不好拒绝啊。”

林知秋叹了口气,装作一副无奈的样子,然后在心中默默书着数。

果然,还没数到三,张桂芬同志立马就换了一副嘴脸。

“你看你这话说的,作为一个作家,你怎么能拒绝读者的热情呢?还让杂志社自己处理,你也不怕寒了读者的心。”

张桂芬笑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我的乖乖!

这些读者可真大方啊。

这么多的粮油票,这够他们一家吃多长时间啊?

要她说这些人真是吃撑了,这好好的粮油票,自己留着不好,竟然还寄给陌生人。

张桂芬完全无法理解这些人的想法,就因为喜欢一篇小说,就给作者寄这么多粮票?

“张桂芬同志,收收你的哈喇子,都快跌到我书桌上了。”

张桂芬白了他一眼,用嘴湿了湿手,然后开始点了起来,纯纯一副财迷样。

“乖乖,这么多?”

点完数以后的张桂芬,顺势把粮油票都揣进了自己的口袋。

“不算多了,这才是最近的信件呢,以后估计还有更多,就是这信件太多,没地方放了是个麻烦事。”

“你这孩子,这话说得!咱们家这么大地方,你还愁这个?明天我就把房间收拾出来,把你爸那些没用的玩意儿都处理了,腾出来给你放信件。”

张桂芬大手一挥,就决定剥夺林建国私人地盘的使用权利。

林建国这人也没啥别的爱好,就爱捣鼓一些小玩意儿,老林家几个小孩儿小时候的小玩具,都是他手工搓出来的,象什么木制的小船,长得象坤的小动物这一类的。

等到孩子们都大了以后,以前做的那些小玩意儿,都被林建国收藏了起来,用几个大木箱子装了起来,就放在卧室一角。

张桂芬其实早就嫌弃这些玩意儿占地方了,但是每次想处理总是被林建国拦下,这次想必他也没话说了。

“对了,你赶紧抓紧时间去一趟街道办,人家李干部还等着你呢。”

张桂芬不放心的叮嘱了一句。

“您看看这都几点了,人家早都下班了,我还是明天去吧。”

张桂芬看了看外边的天色,都已经有些暗了,点了点头。

“对了,家里还有工业劵吗?”

今天的读者来信,里头大大小小的纸票不少,加之之前的存款,估摸着都快小两百了,买辆自行车绰绰有馀。

“你要这玩意做什么?”

张桂芬疑惑的瞥了他一眼。

“家里不是就一辆自行车吗?我打算再添辆车,到时候我上班也方便些,这街道办离咱们这儿不近,我也不可能腿着去吧?”

张桂芬想想,好象是这么个道理。

之前老二回来的时候,本来就该添辆车了,不过当时林知秋也没个正经工作,家里开销大,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现在眼瞅着老二的工作有了着落,也是该添辆车了。

“等你爸回来,我和他商量商量,等下个月你爸发了工资,到时候给你买辆车。”

张桂芬现在心情还不错,有了这些粮票,最起码近期家里的口粮问题解决了,买辆车也不是不行。

“别呀,您就甭管了,我自己解决,您把工业劵给我就行,我自己有钱。”

林知秋这模样,活象个土财主。

“你哪来的钱?这一辆自行车得一百多,你那几十块钱稿费也不够啊。这国营商店啥时候还能卖半辆了,咋滴,你要骑独轮车啊?”

张桂芬翻了个白眼。

嘿,这不是瞧不起人吗?

林知秋打开抽屉,把刚才从信封里收集到的纸票都拿了出来,在张桂芬眼前晃了晃。

“张桂芬同志,您还真别瞧不起人,看看,这是啥?”

张桂芬被林知秋手里攥着的一叠纸票晃晕了眼,“老二,你哪来的这么多钱?”

这小子不会出去干了什么坏事吧?

这叠票子看着可真不少,她的眼神毒着呢,里头大团结都有好几张。

“人家读者怕我饿死,这些都是夹在读者来信里头的,我点了一下,有小六十了,加之我之前的稿费,买辆车绰绰有馀。”

张桂芬没想到,这读者塞钱都这么大方?

“不会出什么问题吧?”

这年头,在钱的问题上,她一向是敏感的。

“能有什么问题?这都是国家鼓励的,不触碰红线,报纸上都刊登了,国家要恢复文艺战线,鼓励文艺创作呢。张桂芬同志,时代变了!”

张桂芬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