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完毕后,李亮的一通电话让周坤瞬间愣住了。
公司账户上的流动资金紧张了!。。。
经过统计,星耀公司账户九月底就只有12个亿出头。。。。
好在双十一回了一波血。
星耀手机6卖出33万,星耀s3则卖出了86万台
回血161亿,账户达到了228亿
后续采购了两百万的星耀6的库存硬件,花了157亿。!
十二月公司卖出17万台星耀手机6,69万台星耀手机s3。!。!
看着现在手中公司账户上面的流动资金,周坤也觉得公司的确是缺钱了。
首先是风投公司的帐上连一个亿都没了。
要知道后续的星尘微电子在人才的招募以及后续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上面都需要花费钱。
特别是开始生产的时候,还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去购买原材料。。
后续的星能科技在接下来的时间之内销量必然会有一场巨大的跌幅,同时公司还需要用这笔资金采购电池生产的原材料。
更何况这几个月的星能科技公司还有充电器,数据线,充电插口等多个项目。
这些项目的投入花费可不是个小数目。
至于星耀公司的资金,现在挪动还是能挪动的,毕竟现在的公司暂时没有产品生产的计划。
不过按照公司的规划,明年的上半年公司要推出一款小迭代产品。
也就意味着在明年农历新年后公司帐上必须要有着至少二十个亿的采购资金。
现在距离农历新年也就只有两个月的时间。
按照星耀手机现在的产品销售情况来看。。
后面两个月随着产品的热度降低,单月的销售额恐怕比十二月的成绩更低。
两个月的总销售额能够达到二十个亿,这对于公司来说也算有一点点难度。
现在必须尽快的将公司内部的产品的库存清理出去,提高星耀公司账户上流动资金的数额。
所以产品的销售策略还是需要改变一下!
周坤在第一时间直接联系到了星耀总经理何震。
“周董,我知道了,到时候我会安排去做,只不过星耀手机s3这款产品……”
“星耀手机s3毕竟发布的时间才一个多月,同时这款手机的销售周期还有很长一段时间……”
最终在接受到周坤的指示后,何震终于是放手去做。
没过多久,星耀公司也在第一时间向星群风投公司的账户上转入了5亿。
这一笔资金方便星群风投公司能够继续正常的运作。
同一时间,作为现在国内手机市场的四大巨头,中华酷联四大公司也收到了星能科技送来的新型电池。
除了电池之外,还有一份电池的检测报告。
菊厂,硬件采购部门收到这类电池并没有太多在意。
毕竟菊厂市场地位摆在这里,硬件部门时常能够收到来自国内各大供应链企业送来的元器件的样品。
这些国内的元器件的厂商都希望能够进入国内大厂的供应链名单。
大树底下好乘凉,是万古不变的道理。
直到看完电池的数据报告,硬件部也发觉了星能电池的不同寻常之处。
现在市面上的锂电池的大多数的密度基本上都在320到400wh/l,星能科技的电池容量密度至少是提升了70%。
“这块样品电池的容量竟然达到了4000毫安时?”
看着手中的电池,硬件采购部的负责人的脸上也露出了不可置信的神色。
毕竟在他看来这样电池的体积看样子最多也就3000毫安。
“拿去专门的实验室去测试一下!”为了保证星能科技提供的数据是准确的,这款样品电池最终被送去了实验室测试。
四个小时过去之后,新的测试结果也出现在了负责人的手上。
看着眼前的数据和星能科技提供相差无几,负责人赶紧将这件事情上报到管理层。
得知消息的公司管理层很快就给出了指示。
“尽快联系星能科技!无论如何都要和星能科技达成合作!”
一场星能科技的风暴席卷整个国内手机厂商。
星能科技新型电池通过向各大手机厂商送去样本和检测报告,也瞬间的在整个行业之中有了一定的热度。
公司的市场部的电话时不时的响起,电话那头差不多都是询问新型电池的手机厂商。
大容量电池,这对于手机厂商来说极具吸引力。
不过当得知这块电池的报价高达90元后,各大厂商那被新电池燃起的热情就如同被冷水扑灭一般。
90元报价!
放在整个锂电池行业都是非常高的报价,即便是国外顶尖的电池厂商在电池的报价上面,基本上也不会超过70。
星能科技的报价瞬间让一部分厂商尤豫了。
这采购一块星能科技的电池的成本,都快赶上购买两块电池的成本了。
“周董,有合作意愿的公司很少,其中包括……”
周坤打开免提,一旁的娄江平见状赶忙拿东西记着田洪波的汇报。
和星能科技有着合作意愿的公司只有四家。
中华酷联之中也就只有菊厂。
剩下的三家则是蓝厂和珠海小厂,还有一家让周坤有些熟悉的大米公司。
听到大米公司,周坤并没有太多表情的变化。
虽然自己和大米公司关系有点复杂,但是商业公司的合作不以个人的情绪左右。
利益永远都是合作的先决条件。
只要大米公司能够给星能科技足够的订单,足够的利润,周坤可以将自己的个人恩怨暂时的抛之脑后。
更何况周坤心中所希望的“星能行业标准”后续也需要象大米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