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惊涛赋:平潭商人> 第四章:榕城织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章:榕城织网(2 / 3)

”刘公子嗤笑一声,“是啊,是需要关照。我叔父管着这福州地面上的车船行栈,你们这商行,船来船往,货物繁杂,这‘关照’起来,可是要费不少心思的。”

话说到这个份上,意图已昭然若揭。这不是简单的索贿,而是要求长期分润。林海生强压怒火,试探道:“不知刘公子觉得,该如何‘关照’才算合适?”“简单。”刘公子伸出三根手指,“往后林家商行,无论进出何种货物,我占三成干股。当然,有我叔父在,保你商路太平,官面上再无麻烦。”

三成干股!这简直是明抢!林海生感到一股血气直冲头顶,但他瞬间冷静下来。硬顶是不行的,对方背景深厚。他深吸一口气,面露难色:“刘公子,非是在下不识抬举。只是商行初立,本小利薄,各处打点已是不易,这三成……实在难以承担。可否容在下斟酌几日,盘算一下帐目?”

刘公子冷哼一声:“给你三天时间。三天后,若没有答复,就别怪我这人不懂‘关照’了。”说罢,起身扬长而去。

(2)团队决策与险中求策:

刘公子走后,林海生立刻召集了内核成员:林水生、海石叔,以及新招募的两位精明帐房先生,在密室商议。林水生年轻气盛,首先嚷道:“欺人太甚!三成干股?他怎么不去抢!海生哥,我们找黄大人去!他不是说过……”“住口!”林海生厉声打断,“黄金事何等身份?岂会为我们这点商事,去与一个实权通判正面冲突?他那句‘分寸’,就是提醒我们,不要给他惹麻烦!”

海石叔眉头紧锁:“这分明是看我们生意做起来了,眼红,要来摘桃子。若开了这个口子,今天有刘通判,明天就可能有什么李同知、王知事,我们辛苦奔波,到头来全是替他人做嫁衣。”一位姓王的帐房先生沉吟道:“东家,硬碰不得,但若应下,确是难以承受。或许……可以谈谈条件,看能否将比例压低,或者以固定‘孝敬’代替干股?”另一位姓李的帐房摇头:“怕是难。观此子神态,志在必得,绝非些许银钱能打发。他看中的是我们这条能下金蛋的航线。”

密室内陷入沉默。妥协,意味着被吸血至死;对抗,则可能引来灭顶之灾。林海生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定格在摇曳的灯焰上,眼神逐渐变得冰冷而锐利。“我们不能妥协,也不能直接对抗。”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清淅,“我们需要借力打力,让他知难而退,或者……让他自身难保。”

一个大胆而危险的计划在他脑中逐渐成形。他详细询问了李帐房:“你之前打探消息时,可知这刘通判,在官场上可有对头?或者说,他与按察使司(管刑名、监察)那边关系如何?”李帐房眼睛一亮:“东家明鉴!确有风声,刘通判与按察使司的一位佥事素来不睦,据说是因为去年一桩漕粮舞弊案,刘通判包庇了下属,让那位佥事很是不快。只是苦无实证。”“按察使司……佥事……”林海生手指轻叩桌面,“这就对了。我们不仅要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还要给他们送上一份‘大礼’。”

他压低声音,说出了自己的计划:第一步,假意投诚,引蛇出洞。他让王帐房准备一份经过“加工”的帐目,显示商行利润微薄,然后他亲自去拜访刘公子,表示愿意合作,但恳求将干股降为一成半,并邀请刘公子“入股”下一次利润最丰厚的东线航行,以此展示“诚意”,实则将刘公子及其背后的势力更深地拖下水,并掌握他们参与走私的证据。第二步,暗度陈仓,收集罪证。在准备这次东线航行的同时,秘密收集刘通判及其侄子利用职权,包庇甚至参与走私的间接证据(如特殊批文、经手人等)。这部分必须极其小心,通过多重关系,绝不可暴露自身。第三步,借刀杀人,釜底抽薪。选择合适的时机,通过绝对可靠的中间人(他甚至想到了利用疍民那隐秘的传递网络),将部分证据和风声,巧妙地泄露给按察使司那位与刘通判不睦的佥事。让官场内部的斗争去解决这个问题。

“此计太险!”海石叔首先反对,“万一被刘家察觉,我们便是万劫不复!”“是啊,海生哥,与虎谋皮啊!”林水生也感到害怕。林海生目光坚定:“风险固然大,但被动等死,不如主动求生。我们并非凭空构陷,只是将他们所做之事,换个方式让该知道的人知道。官场倾轧,比我们想象得更残酷。那位佥事得了这个由头,绝不会放过打击政敌的机会。”他看向两位帐房,“王先生,假帐要做得真,既要哭穷,又要让对方觉得仍有油水可捞。李先生,收集证据务必隐秘,宁可慢,不可错。”

这个计划,是林海生心态转变的关键节点。他不再仅仅是被动适应官场规则,而是开始主动利用甚至操纵这些规则。他将商业上的算计,用在了权力斗争上。这需要极大的胆识、缜密的思维和对人性贪婪、官场矛盾的深刻洞察。他行走在道德的边缘,甚至踏入了灰色地带,但在他心中,这是为了生存不得不进行的战争。

3:风起于青萍之末

计划开始执行。林海生带着精心准备的“帐本”和“诚意”,再次拜访了刘公子。他表现得极其谦卑甚至徨恐,大倒经营苦水,最终“勉强”说服刘公子接受了一成半的干股,并“热情”邀请其参与即将进行的东线鹿耳门贸易,描绘了巨大的利润前景。刘公子虽对降低比例略有不满,但对东线贸易的暴利动了心,最终同意,并眩耀般地透露会动用其叔父的关系,确保这条航线在官方层面“畅通无阻”。林海生躬敬地记录下刘公子指定的“入股”金额和分红方式,心中冷笑,这些都将成为未来的证据。

与此同时,暗中的行动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李帐房通过码头的关系,重金买通了一个曾在刘府做过仆役的人,了解到刘公子经常与一些背景复杂的海商往来;又通过闽县户科的关系,查到了几笔经由刘通判批示放行的、货物清单模糊的商船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