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再造山河三十年> 第123章 兵临城下 末路惊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3章 兵临城下 末路惊惶(4 / 5)

和痛苦!

投降?战?和?各种混乱而矛盾的念头在他那被酒色掏空、早已不再清明的脑中激烈交战,撕扯。

极度的恐惧、巨大的不甘、刻骨的屈辱、深不见底的绝望……种种负面情绪如同毒蛇般噬咬着他的心脏。他猛地抬起头,双眼布满骇人的血丝,如同困兽,扫视了一圈殿内诸人,看到的却大多是一张张写满惊惶、眼神躲闪或明显别有用心的面孔,那些平日里口口声声忠君爱国的人,此刻也大多沉默不语。

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立无援。他张了张嘴,喉咙干涩得发不出清晰的声音,挣扎了半晌,最终只从牙缝里挤出几个破碎而无力音节:

“让朕……想想……你们都……退下!”

众人面面相觑,一些人还想再劝,或表忠心,或陈利害,但看到王衍那副失魂落魄、精神几乎完全崩溃的样子,看到他那涣散瞳孔中透露出的巨大恐惧和茫然,也知道此刻再说什么都是徒劳,只能无奈地、忧心忡忡地行礼,窃窃私语着退了出去。

只是每个人心中都如同明镜一般清楚,那催命的沙漏,已经开始流淌,时间,只剩下短短两天。而他们的君王,这位蜀国的最高主宰,显然已经在突如其来的、泰山压顶般的危机面前,彻底乱了方寸,丧失了决断的能力。

王衍独自留在骤然变得空荡而愈发显得死寂华丽的巨大殿宇中,背影佝偻,蜷缩在宽大的御座里,仿佛一瞬间被抽走了所有的精气神,苍老了二十岁。

象征着无上权力的龙椅,此刻却像是烧红的铁砧,令他坐立难安。

殿外,往日秩序井然的皇宫之中,早已是乱象丛生,人心离散。有些消息灵通、机灵狡黠的宫女太监,已经开始偷偷收拾金银细软,寻找相熟的侍卫或者偷偷挖掘早年备下的暗道,试图在城破之前的最后时刻溜之大吉;有些不得宠或早已失势的妃嫔,在自己的冷清宫室里低声啜泣,或是默默对镜整理着早已不再光鲜的钗环衣裙,绝望地准备面对那吉凶未卜的命运;而如徐贤妃、花蕊夫人(徐淑妃)等平日最得宠、也最为美艳、此刻也最为危险的妃子宫苑中,虽然表面尚且勉强维持着一宫主位的镇定与威仪,但私下里,贴身的心腹宫女和内监早已慌作一团,空气中弥漫着山雨欲来的压抑与恐惧,她们比任何人都更敏感地察觉到了,一旦城破,她们这些“亡国祸水”和“绝色战利品”将会面临何等不堪的命运。

就在这成都城内上下惶恐、乱象初显、末日氛围笼罩之际,城外的吴军大营,中军帅帐之内,却是另一番景象。

李仁正在与张虔钊、索望、王环等核心将领,以及几位随军参军,围着巨大的成都城防沙盘,仔细推演、商议着两日后总攻的具体细节,主攻方向的选择,佯攻的配合,预备队的投入时机,以及最为重要的,破城之后,如何迅速控制各战略要地(如武库、官仓、府衙)、如何维持秩序、防止骚乱和火灾,如何甄别处置蜀国宗室及重要官员等一系列复杂而紧要的善后措施。帐内炭火盆烧得正旺,温暖如春,与帐外的严寒形成鲜明对比,气氛严肃而专注。

忽然,亲兵杜建业掀帘而入,快步走到李仁身边,低声禀报:“侯爷,营外有三人求见,自称是‘宫中司卫监所属’,有紧急要事面禀,并出示了宫内铜符与李肆公公的手书为凭。”

李仁闻言,持着代表炮车的小旗的手微微一顿,眉头不易察觉地微微蹙起。

司卫监他自然知道,那是陛下徐天亲掌、由大珰李肆直接负责的情报与特殊事务机构,权力极大,行事诡秘莫测,监察内外,甚至对军中也有一定的监督之权。他们此刻突然现身,所为何事?

他略一沉吟,示意让其他将领和参军暂退至帐幕隔间等候,只留杜建业在侧护卫。

很快,一名身着普通吴军低级校尉服饰,但身形挺拔、眼神锐利如鹰、举止间透着一股干练与沉稳的中年汉子,领着两名同样打扮精悍、目光机警的随从,稳步走入帐中。

那为首之人验明身份铜符与手书无误后,向李仁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声音平稳而低沉,不带丝毫感情波动:“卑职司卫监驻蜀地校尉,代号‘玄癸’,奉宫内李肆公公密令,随军听用,现有紧要事宜,需当面禀报靖边侯。”

李仁屏退左右闲杂人等,只留几名核心将领在场。那百户这才低声道:“侯爷,成都指日可下,卑职等奉宫内密令,待大军攻入城中,尤其是控制宫城之后,有一项特殊任务需立即执行。届时,恳请侯爷下令,派可靠兵马,协助封锁皇宫各门,严禁任何无关人等出入,并约束我军将士,暂时不得进入后宫特定区域。”

李仁目光一闪:“特殊任务?封锁后宫?” 他立刻联想到了陛下或许有些不宜宣之于众的旨意,可能与蜀宫中的财物、机密文书,或者……是人有关。

那校尉似乎看出李仁的疑惑,补充道:“侯爷明鉴,宫内之意,主要是为了……核对、清点蜀宫重要资产,以免散佚。此外……亦需寻访、保护几位……身份特殊的女眷,需确保其安然无恙,妥善安置,以待日后……送往汴梁。” 他说得颇为含蓄,但“身份特殊的女眷”、“送往汴梁”这几个词,已然透露了许多信息。

李仁瞬间明白了。

他久在军中,亦听闻过陛下对美色的某些偏好,而蜀宫之中,尤以徐氏姐妹等人艳名远播。

司卫监此举,显然是奉了陛下或者宫内大珰的密令,要在城破混乱之际,将这些绝色美人“保护”起来,作为战利品送往汴梁。

这虽有些……但确是宫内常态,前朝旧例亦不少见。

他心中虽掠过一丝异样,觉得此事或许有些不妥,但司卫监代表的是宫内,持有信物,他作为外臣,也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