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恭敬。
“快起来吧,地上凉。” 徐婕妤虚扶了一下,语气温和,目光在二人脸上扫过,见她们满面春风,眼底带着掩不住的喜悦,便笑道:“瞧你们这满面春风的模样,想来是得了陛下的恩典?”
金飞山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连忙将昨夜侍寝、今晨晋封才人并赐住芙沙馆的事情,一五一十地禀报了,言语间满是感激:“若非娘娘与花蕊娘娘运筹帷幄,悉心指点,妾二人焉能得见天颜,获此恩宠?娘娘的大恩大德,妾身没齿难忘!” 说罢,便要再次下拜。
“不必多礼。” 徐婕妤抬手止住了她,淡淡一笑,话语却带着深意,“这是你们自己的福气到了,也是陛下的恩典。能抓住机会,将那果酒酿得如此香醇,让陛下欢心,是你们的本事。” 她话锋一转,语气郑重了几分:“如今既已晋封才人,便不再是普通宫人,言行举止更需谨慎。出入要守规矩,说话要讲分寸,要时时记得自己的身份,莫要失了体统,辜负了陛下的厚爱,也丢了我们蜀宫出来的人的脸面。”
她顿了顿,目光锐利了些许,看着二人道:“更要记住,在这后宫之中,独木难支。我们姐妹几人,同出蜀宫,如今在宫中,便是彼此最亲近的人,更应同心同德,相互扶持。日后若遇何事,当知该如何抉择,莫要被旁人挑唆,做出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来。”
这话既是提醒,也是警告。金飞山和李舜玹自然听得明白,连忙躬身应道:“娘娘教诲,妾身谨记于心!往后定以娘娘马首是瞻,与姐妹同心,绝不敢忘恩负义,做出有损姐妹情谊之事!”
“如此便好。” 徐婕妤点了点头,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芙沙馆是个好去处,僻静清雅,你们二人一同居住,也好有个照应。待安置妥当了,记得好生谢过花蕊妹妹,她为了你们的事情,也在陛下面前费了不少口舌。”
“是,妾身明白。多谢娘娘提醒。” 二人恭敬应下。
又在玉簪阁坐了片刻,说了些闲话,二人便起身告辞,转往花蕊夫人所居的金钗阁。
花蕊夫人见了她们,亦是笑容温婉,听了她们的喜讯,连声道贺。
相较于徐婕妤的深谋远虑、恩威并施,花蕊夫人则更显亲和,拉着她们的手说了许多体己话,叮嘱她们要好生保养,抓住陛下的心,又赏了些首饰衣料。
“两位妹妹如今也是正经主子了,穿戴用度上也不能太寒酸。这些你们先拿着用,若缺什么,尽管来跟我说。”花蕊夫人语气真诚。
金飞山和李舜玹又是一番感激涕零。她们心知,若非这二位姐姐在背后使力,她们恐怕至今还在西苑那偏僻角落里苦苦挣扎,哪有今日的风光?
从金钗阁出来,二人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对徐氏姐妹的感激。有了才人的名分,有了独立的院落,更有了陛下明确的青睐,她们终于在这深宫之中,初步站稳了脚跟。
“李妹妹,我们……我们终于熬出头了!”金飞山握着李舜玹的手,眼中闪着泪光。
李舜玹也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望向芙沙馆的方向,轻声道:“是啊,金姐姐。但这只是开始。往后……更要小心谨慎了。”
她们知道,恩宠如同夏日的天气,变幻莫测。如今她们骤然得宠,不知引来了多少嫉恨的目光。前路,依然遍布荆棘。但无论如何,她们已经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
在宫人的引领下,二人怀着激动与期盼的心情,走向她们在深宫中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芙沙馆。新的生活,似乎正伴随着夏日的蝉鸣,在她们面前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