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传大道?!此话当真!?”
天庭这边众仙听到画面内容一个个哗然,
面露惊容,眼中尽是难以置信之色。
大道为何物?
那是天地至理,是万法根源,是无数修士穷尽一生追寻的终极目标,
是唯有圣人方能真正理解并执掌的无上权柄!
如今,这方寸山的神秘祖师,竟要传授大道?
更关键的是,这位祖师绝非等闲,光是教导出孙悟空这般搅动三界的人物,
其境界修为,早已超出了他们。
若真能聆听对方所说的大道之音,对他们这些旁观者而言,无疑是千载难逢的机缘!
毕竟自封神之后,圣人就已经离开三界前往域外了,哪有圣人会讲道呢?
剩下的修士有资格讲道的就那么几位,而天庭内有资格的
从来就不讲啊!
“阿弥陀佛,”文殊菩萨此时却面带微笑,语气平和:
“大道之论或许有所夸大,然讲道授法之事,应当不虚。”
他这话一出,众人看向他的目光顿时变得古怪起来。
文殊菩萨虽号称智慧菩萨,像征理智圆满,
但修行之人谁不知晓,便是圣人也难脱个人心念,何来绝对的理智?
故而平日里,文殊更多展现的是“以理服人”的姿态。
更重要的是,他与如今佛门绝大多数罗汉菩萨一样,向来以佛门为尊,极少如此毫不吝啬地称赞外人。
今日竟会笑容满面地推崇一个来历不明的老祖?
看着佛门之人见鬼了?
“诸位若有兴趣聆听这位菩提祖师讲道,倒也是一桩美事,不妨一同静听。”
文殊菩萨再次开口,语气中竟带着几分主人翁般的姿态,更让众仙咋舌。
他们哪里知道,此刻文殊菩萨心中正暗自得意。
他已认定,这位“菩提老祖”必是佛门大能无疑!
菩提二字,还需多言吗?
让天庭众仙聆听佛门大能讲道,岂不是彰显了佛门的无边伟力?
等到此事之后,在场的天庭仙神不都欠了佛门一次因果?
------------
画面之中,
石猴怀着激动而又忐忑的心情,跟随沉青穿过熟悉的庭院,再次踏入那座古朴恢弘的大殿。
抬头望去,蒲团之上,菩提祖师的身影依旧笼罩在朦胧道韵之中,难以窥其真容,却自有一股令人心安的威严。
此时的石猴早已非两年前那个懵懂无知的野猴,
他躬敬地跪伏在地,行了一个标准的弟子礼:“弟子拜见祖师!”
“恩,”
菩提祖师的声音平和而悠远,仿佛自亘古传来。
“先前你说历尽千辛,自东胜神洲花果山而来,贫道有所疑虑。然观你这两年来,心性质朴,勤勉不辍,确有向道之心。贫道已查明你所言非虚。今日,便收你为徒。”
他微微一顿,问道:“你姓什么,叫什么?”
“弟子弟子乃花果山一仙石迸裂所生,无父无母,亦无名无姓,这些时日,只自称石猴”
石猴声音微颤,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他也不好意思在这个地方说自己叫美猴王
“原来是无父无母,天生地养。”菩提祖师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了然,
“看你相貌举止,象个食松果的猢狲。猢狲,狲去兽旁,乃是个子系。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便教你姓孙罢,法名悟空,好吗?”
“孙悟空孙悟空!”
孙悟空了反复咀嚼着这个名字,喜得抓耳挠腮,在大殿上连翻了好几个筋斗,眼中闪铄着激动的泪光,
“师父!师父收我啦!我有名字啦!”
他兴奋地跑到早已熟悉的诸位师兄师姐面前,挨个报喜:“我有名字啦!二师兄!大师兄!三师姐我叫孙悟空!嘿嘿,孙悟空!”
“好了,”沉青见他欢喜得几乎忘形,出声提醒,语气中却带着笑意:
“既入师门,便需守规矩,祖师面前,不可放肆,坐下好生听课。”
“是!二师兄!”孙悟空连忙收敛动作,学着师兄们的样子,寻了个蒲团正襟危坐,
只是那脸上的笑容怎么也抑制不住,身子依旧微微晃动,抓耳挠腮的小动作不断。
从这一刻起,孙悟空正式成为了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的一员。
对于这个小师弟,众师兄师姐都颇为喜爱。
他虽天性跳脱,却心地纯善,更难得的是悟性奇高,无论学什么都能很快掌握精髓。
入门之后,孙悟空便与诸位师兄一同起居,开始了规律的修行生活。
大师兄依旧每日钻研他的养生之道,偶尔会拉着孙悟空,耐心讲解“修行之基,在于固本培元,形神俱妙”的道理。
三师姐兴致勃勃地翻出库存多年的灵蚕丝、天霞锦,比划着名要给小师弟裁制一身合体的道袍。
虽然后来成品因孙悟空好动的性子,被改得颇有几分虎皮裙的飒爽利落,她却乐在其中。
四师兄还是那般洒脱不羁,时常偷偷塞给孙悟空自己新酿的、号称“一口上头三天”的百果原浆,美其名曰“淬炼筋骨,壮大血气”。
后来不知从何处听来“猴儿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