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娱乐:截胡少女杨蜜,她要到底> 第63章 还是暗暗吃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3章 还是暗暗吃惊(2 / 3)

“好。”

离宽店最近的城市是安东,火车站不大。

孙祺刚走进候车室,一眼就看到了陈述——她独自站在检票口旁边。

“述姐,这么快又见面了。”

陈述提着一个行李箱,孙祺背着一个双肩包,两人相视一笑,倒像是“落难夫妻”。

查了车次后,发现两人乘坐的是同一班回帝都的火车,便决定一起同行。

火车上,两人并不拘束,聊得十分畅快。

孙祺说起自己拒绝华艺签约,结果角色被替换的事。

陈述听了有些惊讶,孙祺年纪不大,却能坚持己见,连华艺这样的大公司都敢拒绝。

而她的经历更像是意外。

孙祺一听就知道这是借口。

如果真的不合适,试镜时怎么会没发现?况且她是女主角,导演肯定亲自试过戏,还带妆演过片段。

现在才说不合适,明显是有人想捧别人,才把她换了。

陈述听完他的分析,心里明白了几分,却也无可奈何,只能默默接受。

从安东到帝都,火车要开将近八个小时。

晚饭时,孙祺特意请陈述去餐车吃饭,让她有些不好意思。

吃饭时,孙祺问起陈述的经纪公司,才知道她目前还是国家话剧院的演员,没有签约经纪公司,只是商业活动由华艺的一位经纪人代理。

了解之后,孙祺心里开始打起了算盘。

俗话说“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他确实对陈述有想法。

——别误会,是想签下她。

这次华艺的事情让他意识到,自己的工作室必须加快扩张,尽快推出新作品,巩固《士兵突击》打下的基础,广纳人才,加速发展。

未来他将以电影为主,导演是主业,演戏是辅助,但电视剧也不能放弃。

2006年,到2008年之前,如果没有海外发行渠道,光靠国内电影市场很难赚到钱,主要还是提升口碑。

电视剧则不同,一部爆款轻松就能赚几千万甚至上亿。

目前他熟悉的导演只有康宏磊,电视剧可以先交给他做,但仅有导演和剧组还不够。

孙祺的目标是将工作室升级为一家综合性的影视公司。

除了各类专业人才,演员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目前演员开设个人工作室还不普遍,可以先签经纪合约,日后视情况调整。

演员经纪本身就是一个利润很高的板块。

眼前的陈述无疑是个潜力股。

等到资金、人才、人脉和项目都准备齐全,就能在行业中站稳脚跟。

只要方向正确,立场坚定,就不必再看别人脸色。

孙祺刚回到帝都,王敬天就联系了他——房子的事情有了进展。

最近,王敬天一直在帮孙祺找房子。

靠着他在帝都的广泛人脉和朋友资源,最终找到了几处合适的房源。

一共三套,都是四合院。

他完全没有打算给孙祺省钱。

“天哥,我真没必要住四合院。”

孙祺虽然在帝都生活,但骨子里还是个东北人,对四合院没什么特别的感觉,也不觉得住进去就多有面子。

“你懂什么?要是想买大平层,还用得着我?自己去售楼处看不就行了?朝青、广安门那边到处都是,哪用得着我出马?再说了,四合院通透接地气,传统艺术氛围浓,多好。”

“你一个搞摇滚的,跟我谈传统艺术,合适吗?”

孙祺给了他一个嫌弃的眼神。

一大早被他拉出来看房,已经看了两处:一处破旧不堪,墙面裂缝遍布,仿佛一脚就能塌;另一处位置不好,胡同狭窄,出行不方便。

两处孙祺都没看上。

虽然嘴上抱怨,但他心里还是很感激王敬天。

要知道,如今帝都的四合院资源本来就少。

自2004年取消非京籍购买四合院限制后,海内外富豪纷纷涌入,四合院价格一路飙升。

再加上旧城改造,许多胡同被拆除,现在能找到产权清晰、没有纠纷的四合院已经非常困难。

可见王敬天确实下了不少功夫。

两人来到最后一处房源,位于德胜门内大街。

孙祺第一感觉是位置不错。

王敬天打了个电话,不一会儿,一个戴眼镜、留着平头的年轻人从旁边胡同走了出来。

“是景天哥吧?我姐说你们要来看房。”

王敬天向孙祺介绍:“我一个朋友的弟弟。”

孙祺用力点头,伸手和小平头握了握手。

“麻烦你了,兄弟。”

“客气啥,我姐的朋友就是自己人。”

小平头从口袋里掏出一串钥匙晃了晃。

“走,先看看房子,边看边给你介绍。”

两人跟着他走进胡同。

“这院子名义上是四合院,其实早就不是原来的样了。”

“怎么说?”

“以前是标准的一进院,但前房主做过改动。

咱们刚才见面的地方,原本是厢房,被改成了临街的两层商铺。”

孙祺有点意外:“这也能随便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