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艾火燎原:我的中医传承笔记> 第92章 古卷藏玄机 地异生奇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2章 古卷藏玄机 地异生奇症(3 / 9)

连连,冲锋势头一滞。苏清瑶点燃艾草药烟,插在地上,浓郁的药香形成屏障。众人盯着野猪,一步步后退,直到退出百米外,才松了口气。

“好险,这山里的野兽真不少。”江浩抹了把冷汗,检测仪还在记录着环境数据。

接下来的几天,他们按计划考察了多处点位。在“江边一碗水”生长的山谷,发现溪流改道导致地下水脉变化;在阳坡的“文王一支笔”产区,土壤干旱导致植株枯萎。每到一处,林墨都详细记录温湿度、土壤数据和植株状态,苏清瑶采集样本,江浩同步录入数据。

夜幕降临时,他们在高地扎营。篝火燃起,映照着众人疲惫的脸庞。林墨翻看着笔记,眉头紧锁:“不是简单的干旱或升温,是气候模式紊乱导致的连锁反应。阳坡更干热,阴坡湿度不足,溪流断流影响水生药材,这是个系统问题。”

苏清瑶拨弄着火堆,火星飞溅:“或许我们可以建立监测体系,记录不同区域的环境数据和药材生长状态,结合古法的‘择地而种’,试试人工干预。比如给七叶一枝花引水,给‘文王一支笔’搭遮阴网,补充腐殖土。”

江浩打开电脑,将数据导入模型:“我可以设计简易监测装置,集成温湿度、土壤ph值传感器,用太阳能供电,数据通过lora传输到药农家的终端。用红绿黄三色提示指标是否正常,农民一看就懂。”

“这个思路好!”林墨眼睛一亮,“既保留了中医‘顺时应地’的智慧,又用现代技术提高精准度。我们可以先选几处试点,帮药农搭建小环境,保住核心品种。同时记录数据,为以后应对气候变化积累经验。”

张宏啃着压缩饼干,瓮声瓮气地说:“搭建棚子、引水这些体力活交给我,保证结实耐用。”

篝火噼啪作响,山风卷着松涛掠过营地。林墨望着星空,手中的桃木药杵透着温热。他想起祖父的话:“医道不止治病,还要护生。”守护药草,就是守护中医的根脉。

第五天清晨,他们在一处山谷发现了异常。原本郁郁葱葱的“七叶一枝花”产区,突然出现一片枯萎的植株,土壤泛着异样的灰白色。江浩检测后惊呼:“土壤重金属超标!是上游的矿渣被雨水冲下来了!”

顺着溪流向上,他们在山腰发现了一处废弃的小矿洞,洞口堆积着矿渣,雨水冲刷的痕迹清晰可见。“这是非法采矿留下的,矿渣污染了土壤和水源。”林墨蹲下身,捡起一块矿渣,“难怪药材会枯萎,这污染要是扩散,整片产区都要完。”

苏清瑶脸色发白:“矿渣里的重金属会通过药材进入人体,要是有人误食,后果不堪设想。”

“必须尽快处理。”林墨神色凝重,“江浩,你联系当地环保部门和林业部门,说明情况;张宏,我们先搭建临时挡水坝,阻止矿渣继续扩散;清瑶,采集污染土壤样本,看看能不能用中医的‘土壤调理法’改良,比如用艾草灰、草木灰中和重金属。”

众人立刻行动。张宏用开山刀砍来树枝,和林墨一起搭建挡水坝,树枝间填上泥土和艾草秆,减缓水流速度;苏清瑶采集土壤样本,用随身携带的试剂做初步检测;江浩在信号较好的地方打通了环保部门的电话,说明情况后,对方表示会尽快派人过来。

忙碌到中午,临时挡水坝终于搭建完成,阻止了矿渣的进一步扩散。苏清瑶拿着检测结果走来:“重金属主要是铅和镉,艾草灰和草木灰的碱性可以中和一部分,但效果有限,需要长期调理。”

“先治标,再治本。”林墨沉吟,“我们可以建议当地药农,在污染区域种植蜈蚣草、景天等能吸收重金属的植物,同时用艾草灰改良土壤。等环保部门处理完矿渣,再重新种植药草。”

下午,环保部门和林业部门的工作人员赶到现场,看到挡水坝和检测数据后,对林墨等人的及时处理表示感谢。“我们会尽快清理矿渣,做土壤修复。”负责人握着林墨的手,“你们提供的药材生长数据太重要了,能帮我们制定更精准的修复方案。”

解决了矿渣危机,众人继续考察。在一处海拔两千米的阴坡,他们发现了一小片长势良好的七叶一枝花,周围生长着杜鹃和箭竹。“这里的土壤和水源都正常,”江浩检测后说,“是因为杜鹃的落叶形成了酸性腐殖土,箭竹挡住了强光,形成了适合七叶一枝花生长的小环境。”

“这就是天然的保育模式啊!”苏清瑶兴奋地记录着,“我们可以模仿这个环境,给药农提供种植方案,比如在七叶一枝花周围种杜鹃和箭竹,既调节土壤酸碱度,又遮阴保湿。”

接下来的几天,他们走访了当地几位老药农,了解传统的种植和保育方法。一位姓王的药农带着他们来到一处“药圃”,里面用石块围出不同的区域,种植着各种药草。“这是祖上传下来的法子,阳坡种黄芪,阴坡种黄连,溪边种菖蒲。”王大爷指着石块,“石块能聚温,还能挡住雨水冲刷土壤。”

林墨深受启发,拿出笔记本详细记录:“传统方法里藏着大智慧啊!我们可以结合现代监测数据,优化这些方法,比如根据温湿度数据调整石块的排列,让小环境更适合药材生长。”

考察进入尾声时,他们汇总了所有数据,绘制出《神农架珍稀药草生长环境图谱》,标注了不同药材的最适海拔、坡向、土壤条件和伴生植物,还附上了人工干预的具体方案。江浩设计的简易监测装置也完成了原型草图,成本控制在百元以内,适合推广。

离开神农架的前一天,玄机子突然出现,依旧是青布道袍,仙风道骨。“林小友,没想到你们不仅探查了药草,还解决了矿渣危机,后生可畏。”他递给林墨一卷竹简,“这是《神农本草经》的残卷,记载了神农鼎与药草的关联。神农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