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大明靖难:从朱柏焚府开始> 第18章 不止商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章 不止商人(1 / 3)

卯时二刻,晨雾未散。

校场上,新制的糖块与精盐已分装入库,竹篓整齐码放,篓身上墨迹未干。

各自标有寨名与日期。

一缕阳光斜照其上,映出石坎、溪北等字样,某种秩序正在创建。

朱柏按剑巡行,脚步沉稳。

他扫过正在操练的乡勇,注意到他们不自觉地舔了舔嘴角。

唇齿之间似乎还残留着昨夜所分糖盐的馀味。

有人在挥枪劈砍时眼中多了几分狠劲。

甜和咸,早已不止是滋味。

它已渗入筋骨,化作信念。

他们拼死守护的,不只是山林田土、寨墙刀枪。

更是灶前熬红双眼的母亲。

是盐锅边守候半日的妻子。

是学堂里吸取知识的孩儿。

吴绎昕立于溪畔,望着一群妇人仍在用木槌反复捶打甘蔗。

木槌起落,汗珠滚落,碎入渣滓之中。

效率低得令人心焦。

废人。

“这样下去,即便全寨妇人日夜不停,也不过勉强供三十名护乡营所需。”

她低声自语。

“人力终有穷时。”

人力毕竟有限,如果能提高效率,将他们从这些繁杂事务中解放出来,岂不妙哉?

还是找道长想想办法,他鬼点子多。

她转身寻到朱柏,直言不讳。

“木槌非长久之计。此溪水势湍急,昼夜不息,何不借其力?”

她说着,就在沙地上划出一幅图样。

轮轴横架,水流推动巨轮旋转,带动连杆上下运动,驱动石碾。

可以压甘蔗、任何可压之物。

“我曾见过此物,水车。”

她两眼放光,表情极为认真。

“一次建造,百年受益。”

“今日耗一人之力,明日可省百人之劳。”

朱柏初闻蹙眉。

营寨初立,青壮多练兵筑防。

影卫尚缺编伍。辅役疲于奔命。

工匠更是在构筑新的寨子,人力负担过于沉重。

有句话说得好,早一日建成,早一日收获。

要不暂停寨子建设先?

他凝视溪流良久,先了解产量再说,先衡量必然性。

“若成,每日可榨几担甘蔗?”

吴绎昕心有成竹,信誓旦旦。

“若用木槌,全寨妇人日夜不休,日处理不过十担。换作水车,日榨百担只是起步,而且昼夜不息,永不疲累!”

朱柏眼中精光一闪而逝,果断开口。

“铁牛!带你麾下辅兵,伐木造轮。抽调工匠先弄水车。限五日,我要见水车立于此!”

陆路运输可直接开凿一条马路,辅助独辕车或马车,完美!

命令已下,铁牛行动疾迅。

他亲率八名辅兵进山选材,择粗壮樟木为轴,杉木为架,连夜锯削打磨。

吴绎昕召集李阿婆、阿婻等人,在竹楼尝试设计传动机关。

主要以竹钉固定关节,麻绳牵引联动。

第三日午后,暴雨突至,山洪隐隐有上涨之势。

众人冒雨抢工,以油布覆轮,加固基桩。

阿婻双手磨出血泡,仍坚持调试连杆角度。

“再偏半寸,力道弱上三成。”

她咬牙道。

“不要马虎。”

第五日黄昏,水车终于矗立溪中。

一轮满月巨轮横跨两岸,木齿咬合流水,缓缓转动。

“吱呀!”

“咔哒!”

水车开始碾压堆栈的甘蔗。

汁液汩汩流出,导入木导槽。

众妇爆发出欢呼。

这是他们自主完成的水车,除了伐木和木匠活。

李阿婆颤巍巍伸手触摸流淌的蔗汁,老泪纵横。

“竟让老婆子我亲眼看见,水能替人干活!这哪是水车,这是给我们老骨头续命的仙车啊!”

这不仅是成功运转的机器。

每个人心中种下一颗种子。

原来天地之力可为我所用,原来读书可以战胜蛮力,并非遥不可及。

“师太,我们一定多读书,让家中娃娃们都来读书。”

“书中自有技术,能战天斗地。”

新募的三十名乡勇也在这一日抵达校场。

他们来自七寨,肤色各异,衣衫褴缕,队列松散,眼神中有迷茫,也有尚未驯服的野性。

这种野性却为血性。

朱柏一声令下,影卫六人出列,各领五人成队,逐一盯训。

操场上回荡着冰冷的训词。

“阵法错一步,全队加练十里!”

“袍泽倒下,身旁人即刻补位。”

“迟疑者,斩!”

“怯战者,斩!”

“欺民者,斩!”

训练严酷,有人体力不支倒地喘息。

铁牛并未怒骂,而是蹲下身,将一块糖塞进那人手中。

“吃了,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