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大明靖难:从朱柏焚府开始> 第75章 天下将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5章 天下将乱(1 / 2)

同日午时,容美土司府。

吴绎昕正研地图,忽闻通报:

“播州信使到!”

小禄跟跄入内,衣染血污,气息微弱。

“吴先生…居士…我是张谦小厮…”他喘息道:“杨应龙将在赤水设伏,欲劫容美粮队…张大人命您改道思南…他恐难自保…”

吴绎昕心头剧震。

未料张谦竟敢反戈相向,冒死告密!

若非此信,粮队必毁,水西断种,联盟瓦解。

“你伤得不轻。

吴绎昕亲自为他敷药:“张谦乃义士,容美必不负他。”

即刻下达两条命令:

覃瑞率五百兵赴思南接应。

密遣细作入播州,营救张谦。

覃瑞飞马而至,怒问:“是否即刻出击,剿灭杨应龙部?”

吴绎昕摇头:“不可。此时动武,反激沐晟警觉。先保粮队,再救张谦。待荆南号归来,手握南洋之资,再清算不迟。”

正议间,小禄忽忆一事:“杨旺曾言,沐侯爷近遣多人南下,似欲通商某国…”

吴绎昕瞳孔骤缩:“暹罗!”

她心急如火,猛然起身:“沐晟欲截我海贸之路!”

即刻修书,飞骑送往港口,示警将军。

同时暗定策略:

即便海路断绝,亦要加速陆路商道建设,确保金角根基稳固。

初十傍晚,荆南港。

朱柏立于礁石,左手握吴绎昕密信,右手拿着北平战报:

耿炳文败于滹沱河,建文震怒,催沐晟北上愈急。

徐妙锦持新情报至:

“沐晟遣使赴暹罗,许利倍于我;且佯作北上准备,实将精兵调至滇播边境,紧盯我粮道。”

朱柏仰望暮色苍茫,嘴角浮起冷笑:

“他欲两头堵我?可惜张谦已反,粮道改道;阿岩已在暹罗亮剑。而我,早已布好后手。”

朱柏转身,目光如炬:“三策并行:迎‘荆南号’归,速签通商约。”

“救张谦入容美,委以播州监察之职。”

“连络水西安的,共布防线于滇境,防沐晟突袭。”

徐妙锦点头欲去,朱柏忽又低语:

“北平之战,朱棣连胜,朝廷必更急于调兵。沐晟或将被迫决择北上或倒戈。”

朱柏望向海天尽头,声如寒铁:

“我们必须在他做出选择之前,让金角坚不可摧,银边血脉畅通。否则,乱世之中,无人能存。”

就在此刻,河道尽头,一点帆影破雾而出。

由远及近,轮廓清淅。

正是“荆南号”!

徐妙锦激动大呼:“回来了!”

朱柏紧绷的肩头微微一松。

但是,他眼中并无喜色,只有一片深潭般的冷静。

船虽归,非终局,而是风暴真正开启的序章。

沐晟必将反扑,朱棣或将南下,而容美,必须在这滔天巨浪中,站稳脚跟。

看不见的硝烟步步为营,环环相扣。这才是生死博弈。

…………

七月二十五,辰时。

荆南港的晨雾比往年更浓,仿佛天地间蒙了一层灰纱,将海天相接之处尽数屏蔽。

潮水轻拍着朽木栈桥,发出单调而沉闷的声响,象是某种预兆的低语。

李老三拄着撬棍,立于码头最前端,脚底早已磨出了茧,鞋底裂开一道口子,露出脚趾。

他却不觉痛,只觉心头压着一块巨石,越压越沉。

十八天了。

“荆南号”应在十五日归港,如今已迟了整整三日。

家中小儿咳得厉害,郎中开了药方,须每日三次以豆蔻油涂抹胸口。

可那油,是阿岩从暹罗带来的特货,本地无处可寻。

药罐子昨日便空了,孩子夜里咳醒三次,每一次都象针扎进李老三的心。

李老三望着东南方向的海平线,眼中布满血丝。

雾中无物,唯有浪声。

“李叔,要不……咱们先去别处找活吧?”

王二蹲在角落,手里攥着个破布包,指尖微微发抖。

那是他给娘准备的空布壳子,原打算装阿岩捎来的暹罗花布。

那布轻薄柔软,据说染了南洋香料,能驱寒止咳,正适合老人家用。

可如今,布壳子已被他摩挲得发毛,边角卷起,如同他此刻的心情…

焦躁、不甘、又无可奈何。

李老三没回头,只低声说:“再等等。”

声音不大,却象钉子般钉在空气中。

“阿岩说过,海上走船靠天。遇洋流,碰风暴,都得晚几天。他答应我,一定会带回豆蔻油…他不会食言。”

李老三说这话时,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撬棍上的木纹。那是他父亲传下的旧物,曾撬过无数箱货,也曾在某年冬夜,为护住最后一袋米,生生打断过恶霸的腿。

信任,是他这一生唯一信奉的东西。

而阿岩,是他信的人之一。

王二咬了咬唇,终究没再劝。

他知道李老三的脾气…倔,认死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