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便勇敢的对一个又一个编剧说——“我要插手剧本”、“按我说的来”、“我说了算”、“我才是导演”!
然后就迎来不知道多少次的扑街。
事实证明,有些人的确是一个好的导演,但却绝对不会是一个好的编剧!
……
面对许安华的邀本请求,颜祖稍微沉默了片刻,因为这其中有些东西,他有点没想通。
“怎么会突然请我写本子。”
“比高那边不是有陈小姐嘛?”
陈小姐说的是陈酝文,也是电影新浪潮当中的一员,名副其实的新浪潮电影人。
六七十年代,在一些文学杂志和刊物上写稿子。
到了七十年代中期,先写电视剧本,后写电影剧本,还曾在香江电台电视部的邀请下,代表香江去美国参与编剧技术交流。
陈酝文与许安华和张爱嘉是朋友,此前也算是合伙人,比高电影的一员,《疯劫》的编剧就是陈酝文。
在原时空中,陈酝文也是《撞到正》的编剧。
听到颜祖提起比高,许安华的嘴唇径直抿了起来,然后扭头看向了张爱嘉这边。
张爱嘉倒是直接而豁达,毫不在意的接过了话头,随口道。
“比高已经散了。”
“文姐现在和sela她们,在做另一部戏。”
“比高散了啊……”
听到这里,颜祖的眼底深处,在一番稍作回想之下,掠过了一丝恍然和明悟。
比高电影公司的创始人,亦或者说,合伙人是有不少的,张爱嘉、周梁淑怡、陈酝文……
甚至许安华本身也是合伙人当中的一员。
但人手归人手。
出大钱的那个人,即比高电影公司最大的投资人,是张爱嘉的老公,美联社香江分社的社长,刘又林。
其他人或是技术入股,或是各自出了一部分钱。
但真正的话事人其实是张爱嘉和刘又林,比高电影其实就是一家夫妻店,其他人也就拿了一点点股份。
但现在,刚结婚不到一年的夫妻二人,直接闹了矛盾。
更是在这个月初,随着两人矛盾的加剧,比高电影直接就宣布散伙了。
毕竟气氛又不好,情况也不妙,资金又被抽走,直接就没钱了,还搞什么电影。
颜祖的一言轻声,在缭绕的咖啡香气之间,悠悠萦绕翻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