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制片权和利益的不对等,逐渐成了一个矛盾点,直至兄弟阅于墙。
最后,在1958年,从南洋带着三百万港币回到香江的邵大亨。
在二哥邵村人的寿宴上,杯酒释兵权。
将邵氏的时代,从邵氏父子重新扭转回了正道,成了邵氏兄弟。
再到后来,与电懋陆大少的争,与邹闻怀创立的嘉禾斗。
一手创建起了“邵氏”这么一个电影王国的邵大亨,什么大风大浪没有见过。
现在颜祖这边的事情,对于邵大亨而言,就很寻常。
将手里的报纸放下,邵逸夫抬头,笑然如常间,开口问询关心道:“怎么了。”
“怎么就苦着一张脸了。”
听到邵逸夫的关心,方逸华的苦涩又加重了一丝。
“六哥——””
“在颜祖这边,我处理的——”
现如今的方逸华,在邵逸夫的重心放到tvb上去后,乃是邵氏的实权掌舵人。
在其他人的眼里,方逸华雷厉风行,面若寒霜是寻常,严厉苛责是正常,刚强冷硬是如常。
但现在嘛,在邵逸夫的面前,方逸华只是一个女人。
虽然两个人都已经是老夫老妻了。
但爱情这种东西,有时候还真就不会讲道理“不必如此,这有什么。“
阻止打断了方逸华的抱歉话语,邵大亨笑了笑,一份安慰舒心给到了方逸华。
“还是那句话,你是对的。“
“这很正常。”
赞同与认可的情绪,传达在了心间。
让方逸华这边情绪顿缓。
邵逸夫随后又道:“哪怕在那天,那个小家伙来见的是我,把本子递到了我的面前。”
“我也一样会拒绝他。”
“即便是提前知道他会成功,我也会拒绝他。”
“邵氏——””
“终究是不样的。”
说着,眼眸微微一沉的邵逸夫,忍不住思绪一展,想到了更多的东西。
邵氏,与老对手嘉禾,与新创建的金公主,是不一样的。
邵氏能够成为今天的电影王国,在电懋分崩离析之后,成为香江影坛的绝对霸主。
其内核便是邵逸夫当初坚持搞出来的大片厂制度。
简而言之,大的,制作电影的,工厂!
在邵氏,下面的员工,身份其实是工人,拿的是死工资。
合作者?分红?
想得美,不可能,多做会儿梦吧。
不过。
“你说——”
“邵氏——能不能稍微动一下——””大片厂制度。”
轰!
毫无预料的一句话,在一个相当平常的时间点,在一个无比寻常的地点,从邵逸夫的□中说出,传入了方逸华的耳朵。
瞬间,如有雷霆惊声炸响。
方逸华愣神震愕,张望着一双眼睛,径直望向了邵逸夫。
靠着沙发,双眼微闭的邵逸夫,想着当下的影坛,想着嘉禾和金公主,想着邹闻怀和雷觉坤。
这时。
细细思索沉思了一番的方逸华,眉头径直皱了起来。
“六哥。”
“大片厂制度——”
“恐怕有些不太好动——”
听着方逸华的回答。
实则心中也同样有数的邵大亨,呼吸节奏依旧平缓,面不改色的轻语道:“我知道。”
“的确是不太好动。”
“牵一发而动全身。”
“大片厂——”
这么多年下来。
邵氏已经是成为了一个臃肿不堪的庞然大物。
邵氏与tvb相加,光是员工就是数千人,关联起来的吃饭的嘴,数目那就更多了。
在新时代的当下,已经是有了尾大不掉的趋势,腐烂的肉,陈旧的皮,暗处的伤,更是不少。
人越来越多,但整个体系的产值却是已经渐渐维持不住,有下降的趋势和苗头了。
之前几年面对嘉禾的冲击,邵氏其实已经是露出了颓势,丢掉了香江第一电影巨头的位置。
而现在,更是还多了一个雷觉坤和金公主院线,霸道地杀进来,抢食搅局。
事实也证明,如今的影坛和电影市场,已经有些不太一样了!
然而邵氏现在的走向和情况—
邵大亨的声音再度响起。
“阿华。”
“最近的几部子,情况怎么样?”
方逸华面色微垮,于一个无法克制的叹气之下,说出了四月份上映的三部片子的情况c”在清明节当天。”
也就是4月4日,星期五。。”
这么一部名字相当给力,打出来有可能都过不了审核的涩涩片。
主打一个刺激眼球,提神醒脑的路线和主题。
编剧和导演都是吕奇,乃是1942年生人,1959年添加邵氏,在六十年代是粤语片领域的当红小生。
当时盛行的是国语片,以李瀚祥等人为代表。
在粤语片方面,几乎与小成本和粗制滥造等词汇挂钩。
到了七十年代初。
随着粤语片的低潮还在继续,吕奇开始转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