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3章 草民和武德(1 / 3)

李牧没有拒绝李隆基的好意,

道士应该是大唐的第一批化学家那啥,科学的尽头不就是神学么,这直接一步到位有什么不好的

而且河北之地兰若遍地,这些不事生产的把全部的精力全投入到放高利贷中,用道家对付他们,倒也算专业对口不是?

还能对河北世家在长安的探子,有迷惑作用。

“那好,老夫就拟个条陈,让工部和将作监,以及户部配合于你!”

这个事情算是定下了。

源干耀作为中书令一锤定音,让他的心,终是松了口气,

作为整个大唐的最高五人会议,需要决策讨论的东西非常多。

之前圣人与李牧商讨了锦衣卫之事,显然已把目标定在了杜家和韦家身上,基本确定,长安城冬季上百万石的粮食缺口,供应正在泾州军队的粮食全部缺口,都由杜韦两家出,

很显然杜韦两家从今日开始,便要有不好的事情发生了,

当然,这对他来说是有好处和坏处在朝堂上,他被李牧做了局反叛,家族要被整个关陇贵族搞死的危险情况下,

关陇贵族最大的两家朝廷全面支持,自是能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

之前他被李牧推进了火坑,现在算是圣人,安西系,括户系一起拉了他家族一把。

“那就以囤积居奇之罪处置”字文融出言,接着低声问:“除此之外,还有具体胡人的处置方式,以什么罪名?”

“而且,朝中还是要拿出如张仪,董仲舒一般的大政出来”

大唐之前的万国来朝,是一种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政策。

各代皇帝,都是利用朝贡体系强化“天可汗”权威,形成一套“册封—朝贡—回赐”的等级秩序,以长安为中心,辐射东亚、中亚、东南亚乃至西亚的政策。

比如内核藩属国,比如新罗,渤海国,南诏等等,需要定期朝贡(每年或数年一次),大唐皇帝册封国王、赐官爵、和亲等等。

第二种便是一些羁縻政权,如突骑施,葛罗禄以及李牧当初管辖的大宛周边诸国,都是名义臣服,时叛时附,大唐一般授予都督、可汗名号,开放互市等等,

第三种便是远夷商国,如大食,波斯、天竺等等,一般是贸易为主,偶有“朝贡”,政策是厚赐丝绸、瓷器,允许长安设商馆。

官方编修《唐六典》,将朝贡国分为“九服”,彰显“普天之下,莫非王臣”。

经济与政治一般是虚实结合,

朝贡也讲究的是“厚往薄来”,比如新罗的贡品,人参、牛黄、朝霞绸(年约价值10万贯),大唐廷回赐丝绸、瓷器、书籍(年约30万贯),以此彰显天朝上国,

实际效果是财政负担重,但换取称臣,他们遣唐留学和创建一定军事同盟(仆从军)。

哪个不服,出精兵,在拉一堆小弟去暴揍,

大唐是对整个天下有定义权和解释权的,这便是没李牧这个搅屎棍搅局前,大唐实行了上百年的国策。

接着是李牧这个军事强人,把羁縻的突骑施,粟特诸国,地方人口消除,变成大唐直接管辖。

把天竺等等这些根本不称臣,处于第三等的,打的比内核藩属国还更进一步,设立军事基地,直接控制,掠夺钱财来养军,养战,并带回上百个国主朝贡。

而大食自从内战开始后,害怕安西都护府支持他们的对手,也纷纷派人前来长安朝贡,算是划在羁縻的范围里了,也就是说,如今的大唐,算是大食的宗主国,

如后人按照如今的形式来画地图,那么整个大食是要被划入大唐版图的,且因为李牧手中八旗对欧洲的进攻,那一边的几十个小国也纷纷来大唐长安朝贡

所以,后世如果对大唐开元十年进行具体划分版图,并研究如今历史的话其所在地图的范围,便是一个横跨东欧,西亚,南亚,东南亚的中央帝国

整个大唐如八爪鱼一般,辐射控制了整个世界岛大部分地区按照道理,这些地方称臣纳贡,算是羁縻局域,当然是要画进大唐版图中的,

在地图的面积中,肯定会超过两千多万平方公里,至于超出多少那是历史学家的事情

当然,大唐这名义上能名垂千古的武功,自然是这位圣人,骠骑大将军占了大部分功劳,

而张九龄,源干耀这些隐于这位圣人,大将军的光辉之下的人,定也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至于骠骑大将军回朝,第一时间把当朝首相扔下承天门这种事情

估计就如李二凤干掉老哥和老弟,逼老爹当太上皇,还把嫂子与弟妹纳入后宫还被称赞开启了贞观之治一般

他可能会被后人解读成:

我李牧就干了,

还当着史官的面,当着圣人的面,当着天下百姓的面,就在承天门光明正大的仍人了怎么,你们谁赞成,谁反对?

至于被屠戮消失的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孤魂,可能会被解读成:你看你们好好听话不就行了,为什么非要去惹他?

你们先惹他的,总不能怪他吧?

要知道,他可是连首相都杀的这么明目张胆,脾气太不好了

当然,历史都是任人去打扮的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后世子孙都吃着这位大将军挣下的一口饭,总不能放下碗,就开始骂娘吧?

虽然他做的事情,似乎,好象,也许挺人神共愤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

现在,许多在大唐设置机构藩属国的使者,传统藩属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