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李隆基说完后,张九龄直接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声音在暖阁中回荡。
作为一代宗师,自然不能天天喊着杀了,阉了之类的粗鄙之词。
他这一句话出自武王伐纣的誓言。
意思是:天意即为民意,上天的看法来自民众的看法,上天的听闻也来自民众的听闻,
直接在儒家,在道德层面上,对李隆基的‘不讲武德’做了正确性的阐述
李隆基用手捻了一颗放在桌子前的冰糖,放进嘴里,对张九龄这样的论述非常满意。
然后又把目光看在了李牧身上。
李牧想了想,觉得也该装一下文化人,说:“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
意思是,天意是损世家豪贵者,给百姓好处。人道自然发展则不是,都是富者愈富,贫者愈贫。
大唐之后的国策,应该行天道而矫正人道。
自古以来,汉人都是讲究‘敬天法祖’!
自然要行天道
当然,李牧并没读过《道德经》,并不知道这句话是出自于这里。天道是减少过剩的,补充不足的,人道(世俗规则)则是剥夺匮乏者,供养富裕者(如赋税压迫贫民,财富聚于权贵)。
他这句话,是看武侠小说,从《九阴真经》中记住的他没穿越的少年时期。总想练九阴真经,大杀四方,也算是若有所悟
而当李牧与张九龄分别表达了自己对李隆基的支持,那么源干佑与字文融还能说什么?
而李隆基眼睛再次一亮,没想到李牧对《道德经》也有研究,赞许道:
“长野说的不错,天之道,损有馀而损不足!朕自要行天道,行天意,行民意!”
“天意即为民意,民意即为天道!”
“行天道,行天意,行民意!”李隆基这九个字一出来,后面又解释了这三者的关系。
张九龄,字文融,源干曜都露出郑重。
这相当于,直接确定了大唐之后总的政治路线
里面包含了《道德经》,还有民本位思想。
只有源干曜心里苦我家里的十三万石粮食,不就是这样被天道给强行割了么
也对李牧之后抄家灭族,以及杀胡人,给了最终的法理依据。
大唐子民没有地种了你们不种地却有那么多地,那么就灭了你让百姓种地,
你问我为什么这么残暴?
李牧直接可以怼:“这是天要灭你们,我只是行天道,晓不晓得?”
字文融检田括户的时候,把大片世家大族的良田分给贫苦百姓。
也可以说:“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你们竟然对抗我大唐天道?”
李隆基自然更是得意。
他祖宗是老子啊朕用半部《道德经》治国,难道有什么错误?
这可是朕的祖宗家法!
解释权归朕,归皇族李家所有。
李牧刚才引用自《道德经》的那句话。
算是直接对大唐道统解释权的定性,直接发起了对山东士族解释权的争夺。
当然儒家本身就是个开源软件,什么都能往里面塞的开源软件。
也不知道五人如此定性,以后会在学术领域,翻起什么样的惊涛骇浪。
月上东枝。
李牧与源干曜四人向李隆基行礼,从东暖阁出去归家,算是结束了几乎持续了一天一夜的闭门会议。
也让大唐最高层的五人,对接下来的大政方针,国策有了方向性的统一。
四人之中,自然是李隆基这位皇帝抓总,源干曜因表现有些不佳,似乎成了应声虫之类。
要不是李牧天天跳级升迁,如今又刚刚做了副相,不好直接成为首相的话,估计直接就要被换了。
当然,他当了七八年的副相,这份工作本身就是他擅长的。
再加之今天早朝李牧差点把他给推进火坑,要不是杜,韦两家硬顶的话,他估计直接死无葬身之地了。
这让他真的对李牧有了极大的惧意,再加之他又成了叛徒,
作为首相,他的很多意见根本不敢表达出来。
所以,两人的地位算是彻底倒转了。
就连他自己也有了自我认知自己估计就是个裱糊匠,等过几年李牧做出成绩,自己就要被罢免了。
再加之儿子因为囤积居奇的事情,很可能被流放到李牧的地盘,命根子的生死操纵于他人之手,自然就变成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性子。
李隆基负手站在暖阁门口,吹着冷风,看着渐渐隐没于黑暗中的四位宰相,微微的叹息了一声。
此时他身边的高力士并不在,而是武惠妃在身旁。
“三郎,玉真刚刚走了。”武惠妃身影有些欣喜,又有些怎么说呢,算是无语吧。
她真的算是知道了这位骠骑大将军,在三郎心中的地位了。
竟然为了拉拢于他,让她去做玉真的工作,让他最宠爱的妹妹与李牧多多接触。
所表达的意思也再明白不过了,他连祖宗家法也不顾想要亲上加亲。
而作为一个女人,作为一个有着野心,想要做皇后的女人,对于这样的立功机会又怎么可能放弃?
李牧在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