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想起了第七路军,在最困难的时候,把最宝贵的电台和人才,都交给了他。
中国人,不能自己看着自己人死。
如果今天,他对孙永勤的求援,置之不理。那明天,当他陆峰,也陷入绝境的时候,又会有谁来救他?
抗日,不是一个人的事,也不是一支队伍的事。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事。
想到这里,陆峰抬起了头。他的眼神,己经变得无比坚定。
“救。”
他只说了一个字。
但这个字,却重若千钧。
“陆兄弟,你可要想清楚了!”赵辰忍不住劝道。
“我想得很清楚。”陆峰走到地图前,指着热河的方向,“赵大哥,你还记得我们当初在黑石屯,说的那句话吗?我们要发动群众,我们要让鬼子,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现在,孙永勤他们,就是这片大海里,正在燃烧的一朵浪花。我们不能让它熄灭。我们多救活一支抗日的队伍,就等于在我们身边,多了一个帮手,多了一把插向敌人心脏的刀子。”
“今天我们救了他,明天,等我们去打731的时候,他就能在热河,拖住鬼子的一部分兵力。这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援!”
“我们林海抗日联队,不能只看着自己眼前这一亩三分地。我们的眼光,要放得更远。我们要把整个东北的抗日力量,都联合起来!我们要让鬼子知道,他们面对的,不是一群散兵游勇,而是一支打不垮,拖不烂,烧不尽的,钢铁大军!”
陆峰的一番话,说得在场的所有人,都热血沸腾。
他们之前,只是从战术层面,考虑问题。而陆峰,却己经站在了战略的高度。
“好!峰哥!我支持你!”张龙第一个站了起来,“你说怎么干,我们就怎么干!不就是几百里地吗?我带侦察连去!保证把东西,送到孙司令手上!”
“对!我们都支持总指挥!”
指挥部里的气氛,再次变得热烈起来。
赵辰看着陆峰,眼神里,充满了欣慰和自豪。他知道,陆峰,己经从一个单纯的,优秀的战斗指挥员,开始蜕变成一个,真正具有领袖气质的,战略家了。
“好!既然决定了要救,那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具体怎么救。”赵辰重重一拍桌子,“我们有多少东西,可以拿出来支援他们?”
“药品,是他们最急需的。”王克勤拿过账本,“陈医生上次从火车上带下来的磺胺,还剩下一些。我们自己也采了一些中草药。这些,都可以给他们。”
“弹药呢?我们新生产的复装子弹,能给他们多少?”陆峰问道。
“最多五千发。”孙大柱这个“后勤部长”,掰着指头算了算,“我们自己消耗也大,这己经是极限了。”
“‘铁拳’冲锋枪呢?能给他们几支吗?”
“这个”孙大柱有些舍不得,“总指挥,这可是咱们的宝贝疙瘩啊,我们自己都还没装备齐呢。”
“给他们十支。”陆峰不容置疑地说道,“再配上五百发子弹。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这十支枪,在他们那种被重兵围困的战场上,能发挥出的作用,比在我们这儿大。”
“好吧。”孙大柱虽然心疼,但还是点了点头。
药品,弹药,武器。
一笔在现在看来,堪称巨款的援助物资,很快就凑齐了。
剩下的,就是最关键的问题。
谁去送?怎么送?
这,将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千里驰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