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玉佩牵缘:真假千金沪上行> 第0027章水乡风急浪涌,父女情深难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027章水乡风急浪涌,父女情深难舍(4 / 6)

,砸在冰冷的饼子上。

但她很快擦干眼泪,深吸一口气,重新振作起来。

明天,她对自己说,明天就去霞飞路找阿秀姐。一定能找到的。

至于那块玉佩...她摸了摸怀中冰凉的玉石,下定决心明天就去找当铺。

夜色深沉,远方的歌舞厅传来隐约的乐声,与街上蜷缩的乞丐形成讽刺的对比。

这就是沪上。梦想与绝望并存,机遇与危险交织的沪上。

阿贝将行囊抱在胸前,蜷缩在角落里,努力忽略饥饿和寒冷。

她不会认输。为了父亲,为了这个家,她一定要在沪上立足。

远处,外滩的钟声敲响,回荡在十里洋场的夜空。

新的日子即将开始。

清晨的寒意将阿贝冻醒。她蜷缩在避风的门洞里,浑身酸痛。沪上的清晨与家乡截然不同——没有鸡鸣犬吠,没有摇橹声,只有清洁工扫街的唰唰声和偶尔驶过的汽车喇叭声。

她活动了一下冻得发麻的手脚,从行囊里取出最后一点干粮,就着路边自来水龙头喝了几口冷水,算是解决了早餐。

霞飞路。她记得昨晚那个女佣说的地名。向早起的报童问清方向后,阿贝开始了寻找。

晨光中的霞飞路与夜晚的繁华不同,更多了几分生活的烟火气。商铺陆续开门,伙计们卸下门板,摆出商品。电车叮当驶过,载着早起的上班族。阿贝沿着街道一路寻找绸缎庄,每见到一家就上前打听。

“阿秀?没听说过。”

“我们这里没有叫阿秀的女工。”

“去别处问问吧。”

一连问了七八家,都没有结果。有的店家态度冷淡,有的直接挥手赶人。阿贝的希望在一次次摇头中逐渐消磨。

接近中午时,她在一家规模不小的绸缎庄前驻足。橱窗里陈列着华丽的丝绸和绣品,其中一件牡丹绣屏吸引了阿贝的目光——针法虽精致,但配色过于艳丽,反而失了牡丹的雍容。

“看什么看?买不起别挡着门面!”一个伙计出来呵斥。

阿贝本能地后退一步,却又鼓起勇气上前:“请问,你们这里有没有一个叫阿秀的女工?从水乡来的。”

伙计不耐烦地摆手:“没有没有!快走!”

就在这时,店内传来一个温和的声音:“什么事喧哗?”

一位穿着长衫的中年男子走出来,胸前挂着眼镜,看样子是掌柜。他打量了一下阿贝:“姑娘有事?”

阿贝赶紧重复问题:“掌柜您好,我找一位叫阿秀的同乡,听说在霞飞路的绸缎庄做工。”

掌柜扶了扶眼镜,思索片刻:“水乡来的阿秀...是不是二十出头,眉心有颗痣?”

阿贝眼睛一亮:“对对!她眉心是有颗痣!”阿秀姐的特征她听母亲提起过。

掌柜点点头:“她确实在这里做过一段时间,但上个月辞工了。听说去了城隍庙附近的一家绣庄,具体哪家就不清楚了。”

希望重新燃起,阿贝连声道谢,转身就要往城隍庙去。

“等等。”掌柜叫住她,目光落在她肩上的行囊,“看你像是刚来沪上?找工作?”

阿贝犹豫一下,点点头。

掌柜打量她一番:“我们这里倒是缺个打杂的,包吃住,工钱不高。你若是愿意...”

“谢谢掌柜好意,”阿贝感激却坚定地摇头,“但我得先找到阿秀姐。她家人托我带信,很要紧。”

掌柜似乎有些意外,但没再多说,只点点头:“那你去城隍庙那边问问吧。若是找不到,还想找工作,可以回来这里。”

阿贝再次道谢,匆匆赶往城隍庙。

城隍庙一带比霞飞路更加热闹拥挤。小商小贩沿街叫卖,各色店铺林立,绣庄也有好几家。阿贝一家家问过去,直到夕阳西斜,仍然没有阿秀的消息。

站在人来人往的街口,阿贝感到一阵眩晕。一天奔波,只吃了一点点干粮,她的体力几乎耗尽。

最重要的是,父亲的医药费还没有着落。

摸了摸怀中的玉佩,阿贝下定决心:先把它当了,救父亲要紧。

她向路人打听当铺的位置,被指引到一条相对安静的街道。一家挂着“信义当”牌匾的铺面出现在眼前,门窗紧闭,只留一个小窗口,看起来神秘而令人不安。

阿贝在门口踌躇片刻,终于鼓起勇气走上前。

窗口内坐着一个戴眼镜的老先生,正就着灯光看账本。听到动静,他抬起头,透过小窗打量阿贝:“当什么?”

阿贝小心翼翼地从怀中取出那半块玉佩,递进窗口:“这个。”

老先生接过玉佩,拿出放大镜仔细查看。良久,他抬眼看看阿贝:“哪来的?”

“家传的。”阿贝按照想好的说辞回答,手心却在冒汗。

老先生若有所思地摩挲着玉佩:“想当多少?”

阿贝对玉佩的价值毫无概念,犹豫着说:“您看值多少?”

老先生伸出三根手指。

“三、三十大洋?”阿贝试探着问。在她看来,这已是天文数字,足够支付父亲的手术费了。

老先生嗤笑一声:“三块大洋。爱当不当。”

阿贝如遭雷击:“三块?这、这不可能!您再看看,这玉质很好的,雕工也精细...”

“半块玉佩,来历不明,能给你三块就不错了。”老先生不耐烦地摆手,“要当就当,不当就走人,别耽误生意。”

阿贝咬紧下唇。三块大洋连去省城的车费都不够,更别说手术费了。她伸手想要拿回玉佩:“那我不当了。”

老先生却把玉佩一收:“慢着。你这玉佩...我看着有点眼熟。”他再次仔细端详,脸色微变,“小姑娘,你这玉佩到底从哪来的?”

阿贝警觉起来:“家传的。您要不当就还给我。”

老先生眯起眼睛,忽然朝里间喊了一声:“掌柜的,您来看看这个。”

一个穿着绸缎马甲的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