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木材、粮米、砖石。”
“廉管事在其中出力不小。”
“我以舟山的名义收购生丝、丝绸、瓷器、茶叶、药材、棉布等货物,就在舟山交易,除了路费,不加一文钱。”
“如何?”
毛海峰眼睛都瞪圆了,“这这这”
渠道是现成的,有这几个月大肆花钱的舟山作保,东南各地的商贾肯定会汇集而来,货源自然充足。
但不加一文钱这让毛海峰疑窦丛生,你陈锐图什么?
难道就图我以后帮忙?
这都是口头上的事,就算是白纸黑字,也做不得准啊。
“而且你也听说过皂块,每个月我提供一批货给你,番商那边你试试,应该很好卖。”
毛海峰眼神闪烁不定,忍不住说:“说吧,要我做甚?”
“但有的事,不是我能做主的。”
陈锐竖起食指,“其一,登州到舟山这条线不能断。”
“登州迁流民南下,舟山运送粮米北上,都需你出力。”
“这个无妨。”毛海峰点头道:“之前在登州就应下了。”
“其二,舟山出银钱,你遣派船队南下,至暹罗、安南、高棉购粮。”
毛海峰大为意外,“购粮?”
“就是购粮。”徐渭嘿了声,“登州要陆续送来至少三千流民,难道让他们在舟山饿死?”
“这倒是。”毛海峰也在沈家门待了好几日,很是咂舌于陈锐的大手笔,这么多人手,耗费的粮米的确不在少数。
犹豫了会儿后,毛海峰皱眉说:“义父之前就是走倭国这条线,暹罗、安南那边南洋不太熟啊。”
陈锐没吭声,只保持了沉默,他很有把握购粮是风险不大的事,而收益却是稳稳当当的。
毛海峰不可能拒绝。
最重要的是,毛海峰要货源短时间内,只有舟山能够提供。
护卫军覆灭定海卫指挥使李寿,在宁波并不是什么秘密,而舟山这两个月大动土木,花费甚巨。
说白了,舟山有能力使货物安全的抵达沈家门,而不会被明军、倭寇劫掠,而舟山也有足够的信誉度让商贾愿意将货物送到沈家门。
而且相对来说,东南水路纵横,从南京开始,一路到宁波,再从出海口抵沈家门,畅通无阻,货物运送非常便捷。
朝中对开海禁通商没有明确的态度之前,沈家门将成为浙江沿海最重要的,而且很可能是唯一的交易地点。
徐渭瞄了眼一脸难色的毛海峰,心想这位不知道看出了这点没有。
徐渭是知道陈锐心思,如今的舟山有皂块作坊,有盐田,但将来肯定是要在海贸中插一手的。
没有什么意外,不管是登州与舟山之间这条线,还是遣派船队去南洋购粮,毛海峰都全盘接下。
因为毛海峰没有其他选择,至少短时间内没有。
送走毛海峰之后,陈锐与徐渭、廉兴贤商议到很晚很晚。
毛海峰要的货物量很大,种类也不少。
“肯定够。”徐渭很确定的说:“东南各地,福建不好说,但浙江、苏松一带,很多大户手中都存有货物,只是没办法送出去。”
“现在很多港口都有明军驻扎,但送到舟山,只要护卫军在甬江出海口盯着点,理应无虞。”
徐渭说着说着,啧啧道:“说起来你将皂块铺子都转给那些当地商贾,实在是妙招以后售盐方便了,采买各类货物方便了,现在采买出海的货物也方便了。”
陈锐面无表情,其实他当时还真没想那么多,一方面是当时没那么多人手,另一方面,陈锐很清晰的认识到,自己需要与东南的利益团体达成更多更深的关系,以便利于日后的海贸。
陈锐有远大的志向,但能走多远,能攀爬多高,很大程度上要看能拉到多少同盟。
说白了,陈锐遵循的太祖的观点,把朋友搞的多多的,把敌人搞的少少的。
所以,陈锐会毫不客气的对严世蕃说【只要有机会,必斩你头颅】。
但同时陈锐也对包括毛海峰这种历史上的倭寇海商持有谨慎的善意。
廉兴贤听了会儿,在心里盘算良久,“不难办,只要放出消息就行了,苏州、嘉兴、湖州一带的生丝,松江的棉布、棉纱都能从水路直接送到沈家门。”
“瓷器、药材、茶叶的铺子在杭州也多的是,只不过咱们先行支付银钱?”
“当然。”徐渭毫不犹豫的说:“不能让他们与毛海峰直接交易。”
陈锐点头赞同,舟山如今只是个中间商,但不可能永远都是中间商让毛海峰直接与对方交易,舟山的重要性就体现不出来了。
廉兴贤应了声,“码头早就已经修建完毕,但需要在附近多建几栋库房。”
“明天交付吴泽他们。”陈锐加重语气说道:“所有货物都要盘点入库,之后再与毛海峰等海商交易。”
“明白了。”廉兴贤犹豫了下,低声问道:“南洋那边真的能采买到大量粮米?”
“能。”陈锐非常干脆的回复,心想等段崇文把那些人弄来,自己应该能弄来土豆、红薯、西红柿、玉米了。
虽然说历史上红薯进入明朝的经历是极为坎坷的,但有那些人在,成功的几率应该不小。
廉兴贤有些不解,“那朝廷”
“哈哈。”徐渭大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