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大明不行,我行!> 第463章 来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63章 来投(1 / 2)

站在大谢山的小小山丘上,陶承学环顾四周的视线中带著震撼。

仅仅大谢山一处,大片的密林被砍伐一空,平地上的军营、居所密密麻麻,稍远一些的地方设立了各种工厂,甚至还有个小型的商市。

隔海相望,放目远眺,对面的定海更是人头涌动,整齐的各式屋宅一眼望不到头,几处码头有的船只正在卸货,有的船只扬帆而去。

陶承学不禁心头火热,似乎浑身都充满了力气·在南京城內鬱郁三年,终有重见天日之时。

“大榭岛乃护卫军奠基之地,也是最早的新兵营所在地。”身侧的沈束轻声道:“毕竟沈家门容纳不下太多人,又因为民眾投奔而来,所以大都定居在定海。”

“当初我第一次来舟山,定海这边大片的棚屋,多是被催缴积年拖欠以及加税逼迫逃亡而来的民眾。”万表授须笑道:“如今已然大为改观了。”

“是因为那些厂子?”陶承学喷喷两声,他抵达舟山已有数日,远在胶州的陈锐早有交代,先入內书房歷练,后外放执掌一地之政。

在仔细研究舟山內政体系的时候,陶承学几乎是第一时间就发现了钱庄,发现了钱庄的各种妙用。

这半年多来,定海依旧有著很多的棚屋,但也有大片大片的新建宅屋,这都得益於那些工厂產出的大量砖石、木材、瓦片,而这些厂子或多或少都有钱庄的分子。

陶承学刚开始觉得这是空手套白狼毕竟大多的交易都是通过钱庄帐户完成的,现银占的比例不大。

但仔细研究之后,陶承学觉得並不是空手套白狼—实际上这已经算是虚擬经济的变种,虽然是浅层的。

陶承学观望片刻后问道:“今岁可有倭寇来犯?”

“有两次。”万表摇头道:“不过都是小打小闹,警备军出兵驱逐毕竟护卫军全数北上。”

顿了顿,万表才继续解说道:“今年末或明年初,必定会再次扩军,如今护卫军驻地除了沈家门、普陀岛、马峙岛、大小谢山、定海各处。

以后会在南侧的双屿岛、象山,以及北侧的金塘山、岑港各处驻军,使舟山无虞。”

陶承学心里有些异,费这么大精力,耗用这么多兵力,值得吗?

不过万表、沈束几人都没再解释,他们这些內书房的核心人物都很清楚陈锐的打算。

之所以要维护舟山,一方面是因为南洋,另一方面是因为汪直集团—已经两三年过去了,除了毛海峰、徐唯学之外,汪直集团一直没有明显的倾向。

“沈公,人都到齐了。

沈束回头看见警备军的团副陈濠,关切问道:“你怎的来了,多多养伤才是正经的。”

陈濠原先是老二团的营正,浮来山一战受创回舟山养伤,后被安置在警备军。

“都能训练士卒了,早就痊癒。”陈濠勉强挤出个笑脸。

“放心吧,以后有你上阵之日。”万表拍了拍陈濠的肩膀,“舟山防御,你上点心。”

“不敢大意。”

一刻钟后,山丘下的一处宅子中,七八人聚於一堂,大都是舟山內书房中人,以沈束为首,万表、黄九皋、石茂华均在列。

其余还有陈锐的岳父萧鸣凤,以及另一位岳父孙升。

除此之外,还有一位特殊的人物,寧波知府王崇义。

作为寧波知府,王崇义刚开始与舟山是没有任何来往的,在杭州一战之后,更是躲的远远的。

直到去年山东三战之后,王崇义突然一改態度,在舟山聚拢商贾、购置各式货物中不仅放任自流,甚至帮了不少忙。

原因也很简单,王崇义是山东青州淄川人。

北地籍贯的官员即使陷入党爭,但无不对护卫军有好感,其中在情感上最倾向舟山的就是山东人。

到了今年,王崇义对舟山的態度再次发生了变化,因为他的长子王晓入了舟山,如今在莒州內书房辅佐凌云翼。

再到大沽河一战的捷报传来,王崇义终於下定了决心。

虽然说王崇义依旧是寧波知府,並没有正式列入舟山內政体系中,但却已经是舟山的人了。

类似的人越来越多,越靠近舟山,这种情况就越普遍,比如台州寧海知县陆光祖,在听闻大沽河捷报后亲自登沈家门来贺。

其实王崇义心里也清楚,一旦舟山立旗,寧波是第一个被侵吞的地点甚至於寧波、绍兴、台州、金华不管民间还是士林,都对此持赞成的態度。

而今日设宴,一是为从南京投奔而来的陶承学,二就是为了正式入舟山的王崇义。

王崇义看向沈束,“如今舟山空虚——”

沈束笑了笑,“朝中诸公乃识大体。”

这句话说的有些阴阳怪气,王崇义忍不住笑了笑,转头看向了贺良。

贺良原是老一团的將校,后被抽调回舟山担任警备军团正,笑著说:“警备军虽大都新卒,但多有上阵將校,如今兵力逾两千,別说浙江官兵,就是吴淞军来袭,也必无功而返。”

这话是实话,但警备军要提防的並不是明军,而是盘踞在崇明岛的海商,如今徐唯学、毛海峰魔下兵力过三千,而且多有火器。

为此,老哈都將埋在崇明岛的钉子都临时交到了段崇文手中,万一出了问题,也只能保住沈家门。

贺良在心里想,山东战事之后,就算不解决掉徐唯学、毛海峰,也要想办法將人赶走·否则崇明岛一直卡在舟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