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你总督青州南部军事,全权负责应对豫州军!
山狮驼、花云、董平三将归你调遣,务必依托地形,构筑防线!
刘备若敢犯境,就给吾狠狠地打!”
“末将领命!”
王翦沉声应诺。
“王贲!”
“末将在!”
“命你加紧整编黄巾降卒,严加操练!
新军成后,暂驻临淄,作为战略预备,随时策应各方!”
“诺!”
“蒙恬、章邯!”
“末将在!”
“命你二人各率本部精兵,加强青州东西两境巡防,
特别是与兖州、徐州接壤之处,严防曹操或其他势力异动!”
“遵命!”
“花荣!”
“末将在!”
花荣出列。
“命你率麾下弓骑,游弋于青、徐边境,
侦查豫州军动向,若遇小股敌军,可伺机歼之!
务必掌握敌军主力确切位置与意图!”
“末将明白!”
最后,嬴政将目光投向李斯:
“李斯,内政后勤,乃此战根基。
粮草征集、军械打造、民夫调度,乃至境内治安,吾一并交予你!
务必保证前线无虞!”
“属下必竭尽全力,不负主公重托!”
李斯深深一揖。
众将轰然领命,纷纷退出大堂,各自前去部署。
嬴政独自坐于堂上,手指在地图上缓缓划过,
从青州南部移至洛阳,又移回青州,最终重重一点。
“刘备你想当刘辩的屏障?那吾便先拿你试剑!
待扫清肘腋之患,稳固青徐,再看他二刘谁胜谁负
届时,这天下,才真正是吾与胜利者角逐之局!
豫州,谯县,州牧府内。
刘备端坐主位,手中握着从晋阳传来的文书,眉头微蹙。
下方张宾、张弘范、关羽、关胜、王伯当等人分列两侧。
待众人看完消息,刘备缓缓起身:
“陛下传旨禁绝各方插手,此乃顾虑皇室内战波及天下百姓,用心良苦。
然,备身为汉室宗亲,食汉禄、为汉臣,
岂能坐视陛下亲冒矢石而无动于衷?”
刘备看向张宾,沉声道:
“孟孙,你即刻草拟书信,呈给陛下。
信中便说:备虽不才,愿尽豫州之力,听候陛下调遣。
只要陛下一声令下,备必亲率豫州兵马,驰援晋阳,助陛下安定汉室!”
张宾躬身应道:“属下遵令,这就去草拟书信。”
关羽这时上前一步,丹凤眼微睁:
“兄长所言极是,我等当尽臣子本分,助陛下平定叛乱。
某愿率军增援晋阳!”
关胜亦抱拳道:“主公仁义,心系汉室,我等愿追随主公,听候陛下调遣!”
其余文武亦纷纷附和:“我等愿随主公,助陛下平叛!”
刘备看着众将,拱手道:
“有诸位相助,何愁汉室不安?
待陛下回信,我等便整装待发,共扶汉室!”
大堂内士气高涨,众将望着刘备,心中愈发敬佩。
时光荏苒,一月转瞬即逝。
杨延嗣、张辽、熊阔海、太史慈、程咬金相继率部返回晋阳。
紧接着,岳飞,以及杨再兴、吕布等将,也带着赫赫战功凯旋而归。
晋阳城内,精兵强聚,猛将云集!
一股肃杀的战争气氛弥漫全城。
期间刘辩收到了刘备派快马送来的书信。
信中刘备言辞恳切,表达了身为汉室宗亲,愿尽起豫州之兵,听从调遣,助他稳定汉室的忠心。
看完书信,刘辩眸光微闪,随即一笑:
“刘玄德,未曾辜负朕之期望,其心可鉴,其忠可嘉”
“取笔墨来!”
刘辩挥毫泼墨,回信一封。
信中,先是褒奖了刘备一番,称其为“汉室柱石,宗亲楷模”。
随后,笔锋一转,言刘协乃跳梁小丑,轻易便可灭之。
命刘备谨守豫州,严密监视青州动向,若有异动,可相机行事。
写完信,用上火漆,命锦衣卫送往谯县。
次日,德阳殿。
百官肃立,甲胄生辉。
刘辩身着戎装,外罩龙纹披风,端坐于龙椅之上。
今日的朝会,气氛格外凝重,
所有人都知道,决定大汉命运的一战,即将拉开帷幕。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臣山呼。
“众卿平身!”
刘辩眸光扫向下方,
“今日朝会,只议一事:踏平洛阳,擒杀伪帝刘协!”
话音落下,李靖率先出列,朗声道:
“陛下!臣等盼此日久矣!
伪帝倒行逆施,天怒人怨!
我军兵精粮足,将士用命,必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