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元元年这一年,堪称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草原上的旱灾还在继续,但比前两年已经大大减轻。赵朔调集中原匠人前往草原打水井,进一步减轻了旱情。
再加之天可汗初登基,正是创建威严的时候,那颜们得了补贴后真的没敢征税,草原的牧民们终于得到了难得的喘息之机。
直属大元的草原牧民们,则不仅不用交税,而且得到了充足的赈济,小日子更是滋润。
赵朔汗国军队的补给一向充足,这一年就开始为五年后的征战欧罗巴做准备了,今年先选出五万人来。
这五万人,统一配备一匹东风战马。
骑术良好的骑士,当然骑上马就能厮杀。但要发挥最强的战力,就必须和战马进行良好的磨合,现在就要开始了。
另外,虽然三岁以上的战马就能用了。但是,两岁时就要进行骑乘训练。
要不然,“它从小就没干过活”,长大之后训练难度加倍,而且很难达到最好的效果。
大元的广袤国土,没有受灾的地方是不可能的。除了蒙古草原外,还有几个地方有小规模的水旱灾害,被朝廷轻易平定。
大元诸外省,连异族都今年免了一成的田地赋税,感受到了大元开国的喜悦。
大元诸内省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
基本上没有灾情,赵朔还免了一年的田地赋税,普通农民们能自由消费的钱财,何止增加了一倍?他们愿意消费,又带动了各行各业的进一步兴旺。
赵朔还收工商之税呢,从某种意义上讲,免的部分赋税又回到了朝廷的手里。
明年就要开始免费教育了,学堂得开始修建吧?光是那些南洋奴隶和欧罗巴奴隶,显然是不够用的。
国家免除了今年北方全部徭役,南方一半徭役,大笔的金银发来,雇佣百姓建设学堂,百姓们又多了一条财路。
最受影响的,还得是民间的读书人。
三年免费义务教育,今年起码得把第一年的老师招足了吧?原来的读书人,如果不能通过科举,就只能在民间谋生了,读书人多了一条巨大的出路,科举的失败者终于能吃上皇粮了。
他们考上之后,还要进行统一的培训、
小学一年级的学问,倒是没什么好培训的。但是,赵朔颁布“科学”可是必须培训不可。
这里面既讲述了赵朔钦定的宇宙观、世界观,还教导了忠君爱国的大道理,是这三年免费教育的重中之重。
纸币迅速在内省流行,并且向外省蔓延。
原本赵朔汗国内,汇票就有不小的规模了,为大元朝廷积累了信誉。
现在谁会担心大元朝廷发行纸币,是为了敛财,而不是方便百姓?
那些海外的金银矿,是用来干什么的?
大元朝廷真的缺钱,还能这么大规模的免税和免徭役?
另外,这可是大元开国的纸币啊!
就算以后大元纸钞贬值,这开国纸币都有很大的收藏价值,价格只会上升!
至元元年,大元朝廷的另外一大举措,是改组了“惠民药局”,在各省城、县城、州城设立医院。
宋神宗熙宁九年,宰相王安石推行新政,设立“熟药局”。统一配制、销售和发放药物,确保药品质量。并且在疫情暴发时,免费向贫民提供药物。
这药局甚至有医疗救助的功能,为贫困患者提供免费诊疗服务,设立固定场所进行医疗活动。
后来,“熟药局”改名“惠民药局”。
当然了,理想很更丰满,现实很骨感。由于宋朝财政紧张,直接影响了惠民药局的运营。经费时常短缺,导致药材质量下降、数量不足,许多地方的药局逐渐废弛,形同虚设。
但其“官办药局”的形式和名称一直保留到南宋末年。
元朝入主中原后,甚至直接承接了这一医疗体系,明清的时候也有惠民药局。
不管这套体系多么形同虚设吧,骨架是在的,有总比没有强。
赵朔统一华夏,以宋朝的惠民药局体系,创建遍布全国的医疗系统。
当初全国种痘,就是以这套医疗系统为根基。
如今,大元创建,正式将这些“惠民药局”改组为县医院、州医院和省医院,在中都还有太医院。
各医院既独自面对患者,又要受上级医院的指导,定期组织医生进行进修。
另外,从今年开始,县医院有个任务,那就是培养赤脚医生。
这些赤脚医生,由愿意学医的百姓组成。学制只有一年,手中只有阿斯品林、大蒜素、胖大海、板蓝根等简单药物,给百姓们治个头疼脑热的。
这些赤脚医生还有两个重大任务,其一,就是普及卫生防疫知识:灭鼠防蚊,饭前便后勤洗手,喝热水晒被子,改变百姓的卫生习惯。
毕竟,“科学”里面说了,世界上有许多眼睛看不到的微小生物。很多疾病,就是这些微小生物引发的。
科学来自陛下,陛下的学问来自昊天上帝。
昊天上帝你还不信吗?
其二,就是监测时疫的情况,一经发现,立即上报朝廷。
县医院除了培养赤脚医生之外,还要培训各乡村的稳婆,教她们各种卫生知识,并且普及产钳工具,减少妇人在生产时的死亡率。
这些赤脚医生和受到培训过的稳婆,除了为乡民服务的本身收入外,朝廷还给予一定的补贴。
赤脚医生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