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两口说说笑笑,打打闹闹,宁绍军夫妇俩早躲到一边去了。
欧鹿等贴完春联后,便一一欣赏自己的杰作,虽然春联不是她写的,但是她贴的,这春联要是不贴起来,就没人看,所以春联之所以能称之为春联,也与贴者有着关系。
家里除了贴春联外,还要张灯结彩,挂几个灯笼。
挂灯笼这活欧鹿就不方便干了,需要爬高,所以这活就交给了宁心远,欧鹿帮他扶着梯子,他爬上去挂灯笼。
宁绍军和往年一样,从集市上买了一根长竹子,买回家后,在竹子上挂了一些东西,比如花生了,硬币了,然后竖起来,称之为摇钱树。
这是一种讨吉庆的说法。
欧鹿见了,便小声和宁心远讲,说他爸迷信。
宁心远笑道:“我爸是个农民,能不迷信吗?可是有一些人,学问很高,他们也迷信,怎么说?“
欧鹿笑道:“科学的尽头是玄学,大概迷信是人的一种天性。“
宁心远道:“你一语道破啊,不过,我爸的这种迷信,与有些人的迷信不同,我爸迷信是为了追求美好的生活,希望新一年能日子越过越好,而有些人迷信,那真的是因为心理空虚。“
欧鹿道:“官场上是不是迷信的人很多?“
宁心远道:“据我了解,应当有不少人相信官运什么的,还喜欢找大师给破解什么难题,甚至是有的高级干部也存在这种情况。“
欧鹿笑问:“你没有吧?”
宁心远道:“我现在当然不信了,我现在正处于上升期,攒着满身的劲头,去努力工作,努力进步,哪里去想着迷信?只有那些仕途受挫,或者心里不安的人才会去做这种事情。“
欧鹿笑道:“你迷信也没事,也算是弘扬传统文化了。“
宁心远呵呵笑了起来。
大年三十那天要包饺子。
欧鹿就帮着包饺子,手艺一般,宁心远见了,都为她感到羞躁,可妈妈说她饺子包的好,最后却全让他吃了。
欧鹿待在家里,一点小公主的架子都没有,她对一切都是感兴趣的。
就好比农村的小孩子突然去了京城,对一切都感兴趣一样。
欧鹿对农村的习俗都是感兴趣的,可是唯有一点她不喜欢,她觉得这边农村的拜年不该磕头,拜年鞠个躬,拱个手就可以了。
要说宁心远也不喜欢这种拜年,可他从小就是这么拜年的,习以为常了,如果不这么拜,村里人就会说他是异端了。
不过,欧鹿这么讲,宁心远站她这一边,有的习俗不一定好,不能让欧鹿磕头拜年。
宁心远在大年初一这天,没有象往年一样给村子里的人去磕头拜年。
之前春节期间他都没有回老家,今年虽然回了老家,他也没有再去拜。
他与欧鹿待在二层小楼上看风景。
村子里渐渐建了好多二层小楼,这说明村子里的人手里越来越有钱了,杨辅远说,旧社会村子里的人有了钱是买地,现在无地可买,就只有建房了。
农村里的人喜欢攀比,自家邻居建了二层小楼,自己能不建吗?
不建多让人看不起,砸锅卖铁也要建!
饿死事小,面子事大。
当然,这种情况比较少,大多数是有了钱后,才盖起了二层小楼,把住房条件给改善了。
另外,房子确实是刚需,没有二层小楼,想讨个媳妇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谁知社会发展的太快,这边刚建好二层小楼,那边想娶媳妇就要到城里买房了,农村的二层小楼不是什么稀罕物了。
家里虽然盖了二层小楼,平日里却很少到二楼去,如果不是宁心远与欧鹿过来,家里的二楼上,一直是没人的。
农村人争的就是那个高度,压根不是想住什么楼,谁家的楼盖的高,就证明谁家厉害,而到住的时候,一层楼就够住的了,去什么二楼三楼?
除非有宁心远与欧鹿这样的闲心,待在二楼上看风景。
站在二楼上,村子里的风景差不多尽收眼底。
村子里的主路上人来人往,全是相互串门子拜年的人们。
路上还能清楚看到昨天晚上和今天早上放烟花和放炮竹留下的残物,特别是昨天晚上,满村的烟花响起,让欧鹿看到了一场烟花秀。
而城里头哪有啊。
正待在二楼上,就看见家里头来了一群人。
这些人都是过来给宁绍军夫妇拜年的。
以着宁绍军现在在村子里的地位,来给他们夫妇俩拜年的人可是不少。
看着这些过来给父母拜年的人,宁心远不好让他们看见,就和欧鹿把头从窗户上缩了回来。
如果按照以往,父母收了别人多少头,就要他去还多少头,来了这么多人,让他去还,他得磕多少个头?
不过人的地位一高,规矩就得改,他不去还这个头,也没人提意见了,毫不在意这种事情。
不说别人,单说杨辅远,以往都是宁心远去给他拜年磕头,如果他不去,杨辅远肯定是不高兴的。
而现在,不等父母去给杨辅远磕头拜年,杨辅远就跑到他家,找爸爸喝酒了。
等到杨辅远来到家里的时候,宁心远下楼与他见了面,一见面就要向他磕头拜年,杨辅远赶忙扶住他:“大孙子,使不得,等一会,我们爷孙之间喝个酒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