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2章 理论的基石(1 / 2)

与岳瑾在御书房享受了片刻的宁静闲谈,对岳舟来说,就像是在一场漫长而高强度的攀登中,一次短暂的中途休憩。

他的精神得到了放松,但他的思想,却从未停止过,向着那更高,也更深邃的科学深渊,继续探索。

对于他来说,科研和与岳瑾的日常相处,从来都不是相互冲突的事情。但科研这种东西,实在是太容易让人沉醉其中,忘记时间的流逝。

在确认了帝国的发展一切顺利后,他便再次一头扎进了自己的专属实验室。

这一次,他要挑战的,是一个更加宏大,也更加根本的命题。

——大一统力场。

这个在源宇宙物理学界,被誉为“圣杯”的终极理论,其目标,是将宇宙中已知的四种基本力——强力、弱力、电磁力、引力,统一在一个优美而简洁的数学框架之下。

对于帝国来说,这个理论的研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科学上的好奇心。

它更关系到,帝国未来的科技,能否从行星级,真正地,跃迁到可以改造宇宙规则的,更高的维度。

而对于岳舟个人来说,其意义则更加的重大。

他深刻地意识到,自己那“看得到原子,却无法轻易操控原子”的瓶颈,其根本原因,很可能就出在他对这四种基本力的理解,还不够深刻。

他能用念力操控分子,是因为分子层面的相互作用,其本质,主要是由相对熟悉的“电磁力”所主导的。

而想要自如地,去操控原子核的聚散,去改变质子和中子的稳定结构,那就必须,要对那被束缚在原子核内部的,“强相互作用力”和“弱相互作用力”,有更本质的理解。

“大一统力场”的研究,是他个人能力能否实现下一次质变性飞跃的,唯一钥匙。

……

帝国科学院,理论物理部,地下三千米,“绝对寂静实验室”。

这里,是帝国保密等级最高,也是投入资源最多的地方。

岳舟的虚拟化身,与帝国最顶尖的物理学家们,再次齐聚一堂。

“先生,根据您的设想,我们已经为您规划出了,验证‘大一预言’的第一步实验方案。”

那位在超导领域,已经取得重大突破,头发花白的老教授,此刻正用一种朝圣般的,虔诚的目光,看着岳舟。

“您将要进行的,将是人类……不,是智慧生命历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对物质世界最底层规则的,终极拷问。”

岳舟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

“物理学上的‘大统一理论’,有许多不同的版本。但它们中的大部分,都有一个共同的,也是最惊人的预言——那就是,构成我们世界上,几乎所有可见物质的‘质子’,它,并非是永恒不灭的。”

“它,会衰变。”

“只不过,它的寿命,长得超乎想象。理论计算,至少是10的34次方年以上。这个数字,比我们现在这个宇宙的年龄,还要长得多得多。”

“所以,在过去的任何实验里,我们都无法直接观测到这一现象。这就好比,让你去观察一个人的衰老,但你只有一秒钟的时间。你什么也看不到。”

老教授的解释,通俗易懂。

“而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利用您那无与伦比的‘高维视野’,去强行地,‘压缩’这个时间。我们不去等待一个质子的自然死亡,我们去同时‘看’着无数亿个质子,只要其中有一个,在我们‘看’着的时候死去,我们就赢了。”

“这个实验,”老教授深吸了一口气,语气变得无比的庄重,“我们将其命名为——‘终极原子云室’。”

实验方案,随即被投影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这是一个分为三步的,堪称疯狂,却又在理论上,无懈可击的计划。

第一步,构建一个绝对完美的“捕手”。

“在源宇宙,进行这类实验,最大的困难,来自于各种各样的‘背景噪音’。”一位负责实验设计的年轻物理学家,解释道,“宇宙射线,中微子……这些无时无刻不在穿过我们身体的微小粒子,都会对精密的探测器,造成干扰。”

“而在我们这里,这个问题,将不复存在。”

在岳舟的脚下,这个深达地底三千米的实验室,本身就已经隔绝了绝大部分的宇宙射线。

而现在,岳舟要做的,是在这个实验室的核心,用念力,亲自构建一个,理论上,背景噪音为零的,终极探测器。

他伸出手,庞大的念力,开始在这个绝对真空的球形空间内,进行着最精细的操作。

他从高度提纯的,最稳定的惰性气体——“氩气”中,逐个分子地,筛选着。

然后,将这些被选中的,数以万亿计的氩气原子,像摆放棋子一样,一个一个地,排列在这个球形空间里。

它们不再是杂乱无章的气体,而是一个密度绝对均匀,温度被念力强制冷却到,无限接近于绝对零度的,完美的,静止的“原子晶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每一个氩原子,都像是一个被冰封的哨兵,静静地,悬浮在黑暗的虚空中,等待着那可能永远都不会到来的,一丝扰动。

这个过程,极其耗费心神。

但岳舟,乐在其中。

他创造了一个,在自然界中,永远不可能存在的,绝对纯净,也绝对“寂静”的空间。

一个终极的,以单个原子为“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