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皇太孙> 第26章 军令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章 军令状(1 / 2)

秀才不出门,能不能知天下事不好说。

朱雄英纵使不出皇宫,也有办法利用自己的地位,对明帝国产生影响。

1个鸡蛋五两银子这种事,绝对不能发生在明帝国。

马皇后又气又心疼,带着朱雄英去乾清宫找朱元璋。

朱元璋正在和朱标讨论,如何管教朱雄英这头倔驴。

时间是朱雄英最好的朋友。

朱元璋和朱标在世的时候,朱雄英不敢造次。

等百年之后,朱雄英成为帝国皇帝,到时候如果还这样,谁能管得了朱雄英?

总不能学马皇后,让朱雄英的皇后管教朱雄英吧。

去年周王朱橚就藩的时候,马皇后赐给周王妃一件马皇后穿过的旧衣服,和一根棍子,并告诉周王妃:若周王犯错,周王妃可穿上马皇后的衣服,用棍子揍他。

朱橚虽然性格顽劣,马皇后的话,朱橚还是会听的。

朱雄英这张嘴能把死人说活,皇后肯定哄的服服帖帖,没准朱雄英以后做坏事,皇后还会给朱雄英加油助威呢。

关键还是那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000万斤铁够不够用且不说。

边关需要大量火炮是真的。

如果朱雄英真能做到,莫说一座钢铁厂,即便把所有13座钢铁厂都给朱雄英,朱元璋和朱标也舍得。

即便不给又能如何。

早晚都是他的。

“雄英被你们爷俩关在飞龙宫,尚且为你们爷俩着想,你们爷俩倒好,难道你们还能把雄英关在飞龙宫一辈子吗?”

马皇后很生气,俩人加起来超过80岁了,却还不如一个十岁的懂事。

“母后息怒——”

朱标打躬作揖,怕马皇后气坏身体。

朱元璋夫纲不振,唉声叹气。

“区区一间铁坊,给了雄英又如何,左右是要关停的东西,给了雄英死马当活马医,难道不行吗?”

朱雄英就算要月亮,马皇后也只会让人扛梯子。

“给给给,给还不行么——”

朱元璋就坡下驴。

让朱元璋给朱雄英低头,是不可能的。

马皇后伺候了朱元璋一辈子,任劳任怨,为朱元璋管理后宫,让朱元璋无后顾之忧,从未向朱元璋主动讨要过东西。

马皇后只要开口,朱元璋即便不喜,也会捏着鼻子认了。

这就叫一物降一物。

“雄英,当着你皇祖母的面,你可敢立军令状?”

马皇后对朱雄英并不是一味溺爱。

朱元璋打了一辈子仗,听到“军令状”这三个字,眼睛顿时眯起来。

“若将铁厂交给我,三年内产量翻倍,五年内自负盈亏,若做不到,任由皇祖父和皇祖母处置。”

朱雄英喜从天降。

“当真?”

朱元璋正色。

“当真!”

“好!既然雄英你敢立军令状,朕就应下你,若你能做到,从今往后——”

朱元璋话说一半,突然闭口不言。

“从今往后当如何?”

马皇后努力维护好大孙的利益。

“从今往后尽付于你!”

朱元璋自以为得计。

马皇后不满,正待开口,朱雄英突然举起手:“一言为定!”

朱雄英还真怕钢铁行业展露出真正的能量,朱元璋和朱标来抢。

“一言为定!”

朱元璋哈哈大笑着和朱雄英击掌为誓。

俩人都很高兴。

都觉得自己占了便宜。

朱元璋说到做到,当晚就命人将帝国13家铁厂的资料送到飞龙宫。

朱雄英和蓝太平、李芳英、李准挑灯夜战。

帝国13家铁厂分别位于山河四省、江浙、湖广等地,在放开产量限制之前,最高年产仅为805万斤。

“正则,立即派人前往交城,查清云子铁到底是基于技术,还是基于原料。”

朱雄英最重视的肯定是军事。

云子铁专用于武器制造,是明帝国的武器钢。

13家铁厂规模不等,大则2500人,小则1500左右。

这里的“人”。

“遵命!”

李准不仅箭射得好,学问也非常好,和蓝太平一样堪称文武双全。

“太平,你派人去工部,查一查近年有没有提请开设铁厂的折子;再去岭南九溪卫,找一个叫王允道的。”

朱雄英记忆力非常好。

去年九月,时任广平府通判的王允道请开磁州铁冶,被流放岭南。

请求开采铁矿就被流放,明帝国对钢铁业的控制之严格可见一斑。

问题就出在这里。

一会严格,一会又“许民自采”,政策完全没有延续性,甚至前后矛盾,上上下下无所适从。

朱雄英查折子,是要搞清楚帝国境内的铁矿还有多大馀力。

“三英,你把这些资料整理一下,建一座专门的数据库,把这些资料全部保存起来,并派专人严加管理,只有持有本王的手令才可查阅。”

朱雄英要规范明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