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设立研究所的目的。
“研究如何以更低的成本,生产出更多,性能更好的钢铁。”
朱雄英言简意赅。
现在的火炮,最重也不过千馀斤。
随着火炮射程的增加,重量会越来越大,到时候一门火炮需耗费钢材数千,乃至数万斤,现有的钢铁产量远远不足。
“就象你那个燧发枪一样?”
朱元璋眉头紧皱,对于技术的发展,态度和朱雄英不太一样。
朱元璋能调动的资源,比朱雄英多太多。
燧发枪现在已经研究成功,工部下属的虞衡清吏司试造了一批,交羽林左卫测试,进度喜人。
燧发枪的出现固然可喜,可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
羽林卫的测试结果表明,燧发枪无惧风雨,即便在雨中也可以使用,和此前的火铳相比威力倍增。
于是就有人担心,燧发枪的出现,会导致明军失去优势,一旦燧发枪被敌人掌握,会给明军带来严重威胁。
对于这种担心,朱雄英的态度是,生产更多,更先进的燧发枪。
燧发枪的结构,现在还很原始,既没有膛线,由于发射药的缘故,射程和威力也不能让人满意。
朱雄英要在燧发枪的基础上继续研究,等明军全部更换了燧发枪之后,明军不仅所向无敌,朝廷对于军队的控制力,也将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