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邓镇,去了乾清宫之后,没有第一时间前往春和宫,而是去了飞龙宫。
这个情况只被乾清宫值班侍卫注意到,朝臣的注意力,都在 刚刚创办的《日月》上。
不管是皇帝朱元璋的提名,还是太子朱标撰写的创刊词,都没有引发士林的关注。
“理论联系实际”如同春雷,将明帝国关于科举的争议,彻底粉碎。
五经四书流传至今,经历朝历代注解,衍生出来的版本如汗牛充栋。
王安石的《三经新义》是为改革服务,夹带的私货很明显。
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里,夹带的私货更多。
所以才会引发如此大的争议。
朱元璋命三老,以“理论联系实际”为指导,根据明帝国的实际情况,为明帝国的科考编篡一套新教材。
三老分别是刘三吾、汪睿、朱善,乃是明帝国在停止科举后,以“经明行修,练达时务”征召的前朝遗臣和宿儒,“以备顾问”。
这个工作是可以青史留名的,三老欣然应允,满怀激情投入新工作。
朱雄英不关心科考。
注意力都集中在将于二月初二举行的招标会上。
朱雄英为巩昌冶开出的底标是10万石。
想要得到巩昌冶的经营权,先交1万石的保证金,然后在10万石的基础上竞价。
朱元璋和朱标冷眼旁观,任由朱雄英放手为之。
朱标认为标底和保证金过高,或将导致无人报名。
元宵节后,朱雄英在短短三日内,收到了20万石的保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