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看关停铁厂,或者禁止铁锅出口,都没有问题。
把两件事情连在一起看,那问题就大了。
朱雄英加强对铁厂的管理后,铁锅走私销声匿迹。
如果将官营铁厂全部关停,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钢铁领域,会发生什么?
到时候搞不好连打造兵器要用的云子铁,都需要商人提供
“拖出去,杖毙!”
朱元璋暴怒。
几名大汉将军扑上去将呆若木鸡的陈干拖走。
群情激奋的群臣顿时禁若寒蝉。
朱雄英只觉好笑。
糊弄谁不好,糊弄这个大杀星。
有几个脑袋够让皇帝砍的?
跟猫一样有九条命都不够。
明朝中后期,皇帝大权旁落,于是催生出“骗廷仗”这种奇葩行为。
敢糊弄朱元璋,要做好被活活打死的准备。
后世说起朱元璋的暴虐,总会以明初四大案佐证。
涉空印案的官员难道不该死?
胡惟庸都要造反了,难道不该杀?
以蓝玉的跋扈,朱允炆登基后,根本轮不到朱棣造反。
朱雄英并不认为朱元璋暴虐。
身为开国皇帝,朱元璋如果不杀伐果断,根本就不会有明帝国。
如果没有明帝国的中兴,还有没有汉民族都不好说。
“你们说俸禄不够吃,朕给你们职田,让你们弥足家用;
你们说和亲羁縻,可保边疆安宁,朕让自己的儿子娶胡女,几乎害了朕的樉;
你们说民生多艰,朕三十税一,轻徭薄赋;
你们说海贸误国,借寇赍盗,朕严守海疆,片板不得下海——”
朱元璋声音低沉,手握着扶手青筋毕露,目光骇人,令人不寒而栗。
“儿臣悔不当初,请父皇息怒。”
朱标担心朱元璋气大伤身。
朱雄英跟着朱标施礼。
朱元璋宁折不弯,这口气要是不出出来,更不利于身体健康。
“此事和你无关——”
朱元璋挥手,并没有迁怒朱标。
“朕本想除恶务尽,允??劝朕既往不咎——”
朱元璋顺手给朱雄英拉了一波好感:“诸卿,当好自为之。”
有陈干的珠玉在前,再无人敢反对朝廷在江宁推行“复土均田”。
朱元璋采纳朱雄英的建议,先在江宁一地试行“复土均田”。
江宁乃附郭京县,包含应天城南及西南的乡村地带,权贵云集。
江宁不仅有官员的职田,而且有王爷和勋贵的私产,拥有大量军户、匠户、官属,以及原住民,情况复杂无比。
如果在江宁一地可以推行复土均田。
那么就可以将复土均田推向全国。
朱标勇于承担重任,此事由朱标亲自负责。
看着踌躇满志的朱标,朱雄英的担心又多了一分。
复土均田会影响很多人的利益,朱标心慈手软,并不是最佳人选。
朱元璋之所以选择朱标,恰恰是因为朱标心慈手软。
春季大比的时候,徐达问了朱雄英一个关于“人盾”的问题。
朱元璋对朱雄英的回答非常满意。
朱标的“仁义”,一直让朱元璋头疼不已。
晚上回到坤宁宫,朱元璋和马皇后聊起这个问题,马皇后笑道:“你也太小看熊了,熊岂是迂腐之人?”
朱标和朱元璋的区别是,朱元璋动不动就诛九族。
朱标只诛三族。
“和你们爷俩相比,雄英心系天下,普惠万民,此为大仁大义。”
在马皇后眼中,朱雄英是完美的。
“呵——”
朱元璋哑然失笑。
“难道不是吗?”
马皇后惊讶于朱元璋的反应。
“雄英少年老成,心思极重,咱和熊只杀该杀之人,雄英是把天下人都当贼防,人不犯我,我必犯人,何来大仁大义?”
朱元璋不认可马皇后的判断。
马皇后眉头紧皱,她只看到朱雄英在坤宁宫内的表现,并不知道朱雄英在面对外人时,是什么样的嘴脸。
“雄英在清吏司养了一百多名会计,终日对铁厂的帐目进行审核,若有不轨,即派锦衣卫调查,交有司依法从事,从过完年到现在,死在雄英手上的,即便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了。”
朱元璋所说的情况,把马皇后吓一跳。
这也不能怪朱雄英。
朱雄英只能管铁厂,牵扯到铁厂之外,需交由相关部门处理。
朱雄英虽然在铁厂内部只诛首恶,不搞株连。
大理寺和锦衣卫在处置相关涉案人员时,依照明帝国的规定:从严、从重、从急。
马皇后眉头紧皱。
只一个朱元璋,已经让马皇后的经,有点念不过来了。
再加一个朱雄英。
说不得每天又要多念一遍《金刚经》。
“朕巴不得熊能象雄英一般杀伐果断,那样的话,咱就可以放心了。”
朱元璋真不是擅权,否则也不会把政务交给朱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