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皇太孙> 第94章 魔爪终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4章 魔爪终现(1 / 2)

朱元璋将王子分封各地,实乃无奈之举。

江南之地还好,人口绸密,经济发达,人人向往。

朱元璋若不把王爷们封至边疆苦寒之地,想在短时间内发展当地经济,加强对当地的控制,实属痴人说梦。

朝廷在长城以北设卫所,是为下一批封王做准备。

朱元璋雄才大略,儿子们其实也不差。

且不说朱标。

朱棣如果用好了,会成为明帝国最锋利的剑。

“此地即便如你所说,乃风水宝地,上无片瓦覆身,下无立锥之地,如何安顿下来?”

朱元璋怕朱雄英步子太大扯到蛋。

“可先遴选千馀夫妻前往金州,带足所需物资,试行个三五年,看看再说。”

朱雄英尚年少,有的是时间,不怕试错。

“陛下,可择一军前往金州试行军屯,如若不行,再另寻他策。”

汤和跃跃欲试。

朱雄英说的1500亩,是针对平民百姓。

汤和家中子侄众多,若遣一得力子弟前往金州,朱雄英只会给的更多。

一军即为一卫,5600人,即便遇到危险,也不至于毫无还手之力。

朱元璋沉吟半响,终于开口:“可!”

可就行。

朱雄英没忘记提醒汤和,移民切不可带兔子上岸。

汤和惊讶,不知道为什么。

朱雄英不解释,不让带就别带,哪那么多为什么啊。

除了兔子,牛、羊、马、鸡、鸭、鹅皆可携带,最好都是一公一母。

这也不一定。

同样的东西,在白人看来是祸害,在汉人看来乃是无上美食。

就算有人带兔子上岛,岛上的汉人也不会束手无策。

朱雄英和以前一样,只负责出主意,移民具体事宜皆由户部负责。

海盗一事也有了眉目,沉庄主动派出一艘海船作为诱饵,诱使南洋海盗上钩。

朱雄英找汤和,面授机宜。

南洋之地不仅安南一年三熟,暹罗土地之富饶,更胜安南,用“遍地黄金”来形容亦不过分。

朱雄英要求明军在南洋地区查找合适的位置,驻军屯守。

“殿下,南洋皆为不征之国,若陛下怪罪下来,臣——”

汤和担心惹怒朱元璋。

“南洋海盗频繁出没,滋扰地方,明军为打击海盗派兵驻扎,保护地方安宁,维护王道正统,怎么能是征伐呢?”

朱雄英义正辞严。

汤和恍然大悟。

这张嘴,果然是名不虚传。

别管什么事,从朱雄英的嘴里说出来,味道就不一样了。

入侵变保护,当地不仅要主动为明军提供便利,征发民夫为明军修建军营军港,还要承担驻军所需的粮草。

天兵所至,护佑地方,总不能凭白使唤。

只要能在当地驻下来,那接下来的事就可以说道了。

渤林邦国的国王麻那者巫里早不死晚不死,偏偏在陈祖义入渤林邦国之后暴毙。

而且还是陈祖义继位为国王。

这事儿怎么看,都有点诡异。

朝廷既然要开海贸,沿途需设置众多补给点。

汤和在南洋遍寻天然优质良港,每隔百里设置一个千户所,只消千人,足以抵挡蛮夷数万大军。

这真不是夸张。

南洋诸国经济落后,缺兵少甲,有盔甲的军队,和没有盔甲的军队完全是两码事。

南洋诸国的军队,和明军相比,与土鸡瓦狗无异。

都是渣渣。

“殿下且宽心,若无变生肘腋,臣定可横扫南洋!”

汤和狂笑,尽显豪迈。

朱雄英和汤和谋划南洋的时候,复土均田在持续发酵。

蒋??奉命后不敢怠慢,亲率锦衣卫奔赴郭桓家乡。

经查,郭桓不仅没有隐匿田地,而且还主动按照十五税一的标准,补足了自洪武元年之后的所有子粒。

之所以是“十五税一”,乃是郭桓极力主张。

国朝初立,百废待兴,到处都需要钱粮。

前朝的包税制是定额税,即便大灾之年,亦一粒粮食不许少。

朝廷官田二十税一,私田三十税一,逢灾年不仅减免,还要征调钱粮赈灾,在轻徭薄赋上几乎做到极致。

皇权不下乡的年代,即便轻徭薄赋,也不可能真正惠及万民,只肥了欺上瞒下的硕鼠。

郭桓建议不分官私,将税率全部提高为十五税一。

朱标担心官逼民反。

郭桓不以为然。

士农工商皆为民,不要动不动就妄代民意。

江宁在完成清查土地后,官田的数量增加至45万亩。

由于江宁知县因贪赃枉法被缉拿下狱,朱元璋钦点西江学院学督秦瑞担任江宁知县。

秦瑞铁面无私,按照最高不超过50亩的标准,将官田全部租贷给无地贫农。

得到土地的农户欣喜若狂,扶老携幼,来到宫城外磕头谢恩。

朱标始知,何为以民为本。

朱元璋欣慰之馀,怒气丛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