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皇太孙> 第100章 人工手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0章 人工手动(1 / 3)

帝国银行现在的业务范围越来越大,除了贷款之外,还增加了存款业务。

虽然存款有利息,但想让老百姓把自己辛辛苦苦赚的钱存到银行里,哪怕帝国银行是 成立的,老百姓也是不敢的。

朱雄英不强求。

也看不上老百姓兜里那仨瓜俩枣。

虞衡清吏司和冶金清吏司下属工厂之间的结算,以及和户部之间的财税往来,全部是通过帝国银行进行。

郭桓在担任财部尚书之后,财部和各部之间的财务往来,也同样是通过帝国银行进行。

为了给帝国银行找业务,朱雄英挖空心思。

视察江北工厂的第二天,位于皇城白虎街的帝国中心银行,正式开始营业。

帝国中心银行左边是锦衣卫,右边是今年刚成立的旗手卫,对面是五军都督府。

中心银行占地40亩,耗时2年建成。

主楼面阔12间(约70米),进深六间,内高两丈八尺(约10米)。

墙体采用西江窑厂精心烧制的青砖,顶部以钢铁采用卯结构为拱,上复琉璃瓦,下铺金砖,端的是威武雄壮,金碧辉煌。

朱雄英也没想到,中心银行建成后的第二天,就有御史去春和宫,弹劾中心银行僭越。

中心银行不仅高度高于奉天殿,而且使用的琉璃瓦和金砖,均为皇室专用。

朱标现在学聪明了,直接去乾清宫找朱元璋,没有提交武英殿。

“这是为何?”

朱元璋不满,应天怎么能有建筑物比奉天殿更高呢,简直倒翻天罡。

“为了推动建筑业的发展。”

朱雄英很不喜欢宫城的建筑结构。

如果可以的话,朱雄英甚至想把宫城推平重建。

朱雄英没穿越的时候,经常在网络上和某些不明生物对线,讨论东西方的建筑艺术。

不明生物推崇的古建筑,根本不是给人住的,建设周期动辄五六百年,只有在欧洲那种长达千年之久的中世纪,才有可能出现。

至于西方那些稍微能看得过去的城堡宫殿,全部都是现代建筑,跟古建筑根本不沾边。

宫城的宫殿,包括朱雄英居住的飞龙殿在内,基于当时的材料和技术水平,的确在结构和采光上存在一些问题。

冶金清吏司经过试验,若采用钢铁为骨,覆以建造城墙常用的三合土,其结构强度不亚于朱雄英记忆中的钢筋混凝土。

三合土是一种由石灰、黏土和细砂、或碎石屑,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复合材料。

洪武朝的三合土,是使用糯米汤与“三合土”混合搅拌而成的超级复合材料。

朱棣在修长城的时候,使用的就是这种三合土,虽历经600年风雨,依然坚挺。

“应天寸土寸金,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大量使用木材作为建筑材料;

木材固然成本低廉,然而数量有限,故而皇祖父您才提倡广植树木,成效斐然。”

朱雄英辩解的同时,没忘记拍朱元璋的马屁。

朱元璋老怀大慰,抚须长笑,鼓励朱雄英继续。

“冶金清吏司采用西江窑厂烧制的建筑材料,建成了一栋三层办公楼,若无意外,可使用百年之久,且无水火之忧,此岂非百年大计?”

朱雄英事实胜于雄辩。

“百年?你可真敢想!”

朱标冷笑,无知狂徒信口雌黄,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咱先不说能用多久,只说中心银行主楼,好看吗?”

朱雄英摆事实讲道理。

朱标沉默。

中心银行主楼建成后,蔚为奇观,每天来瞻仰的人络经不绝,西江窑厂大出风头,订单接到手软。

朱元璋心痒难耐,左右就在皇城里,干脆前往中心银行,实地探查。

出承天门过白虎桥,即为白虎街。

白虎街两侧除五军都督府和锦衣卫、旗手卫,亦有通政司、太常寺,以及钦天监。

爷仨都信马由缰,王爷们进献的汗血宝马终于派上用场。

刚进白虎街,朱元璋一眼就看到中心银行顶部的计时钟。

朱元璋大概认为计时钟只是装饰,并没有意识到计时钟的作用。

朱标目不转睛。

计时钟以十二生肖代表十二时辰,每个时辰又分为六刻,以长针指刻,短针指时,一目了然。

“此为何物?”

朱标越看越惊讶。

“此为计时器。”

朱雄英得意之馀略心虚。

这计时钟并非自鸣钟,而是人工手动。

洪武朝虽然没有自鸣钟,使用日晷搭配漏刻,可以准确计时。

并使用暮鼓晨钟,将标准时间传递全城。

中心银行同样采用日晷搭配漏刻计时,再以人工拨动时针,从而完成计时显示。

“多此一举!”

朱标并不认为有这个必要。

朱雄英笑笑不反驳。

东方历史渊源流传,能人异士层出不穷。

北宋年间苏颂发明的水运仪象台,乃是全世界第一座天文钟,不仅可以用于天象观测,而且还能报时,堪为钟表鼻祖。

苏颂建造的水运仪象台,在开封使用了34年,后因战乱损毁。

朱雄英已派人寻访相关资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