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了。
“文英征调10万大军,正在日夜操练,你就不要去添乱了。”
朱元璋不让去。
这10万人和之前北伐的15万人一样,是为在安南置卫屯田准备的。
北伐结束后,除飞龙卫、左武卫、羽林卫之外,从京营抽调的精锐并没有返回,而是安置在辽东置卫屯田。
卫所七分屯,三分军,一个卫只需安置一个千人队的战兵,足以保证卫所安全。
击败安南之后,朱雄英亦要在安南置卫屯田。
考虑到安南的环境,两广之地的官兵,应该比来自北地的官兵更容易适应。
“只是日夜操练,如何能让部队以最快的速度,适应残酷的战场环境呢?”
朱雄英希望以战代练。
西南野人的战斗力虽然不如胡虏,用以磨砺新兵最适合不过。
沐英旁边除了安南,尚有阿瓦、白古、东吁、木邦、孟养、孟密、阿拉干等国。
其中尤以缅族的东吁实力最强。
嘉靖年间,阿瓦和白古结束四十年战争,逐渐统一。
至万历年间,随着东吁王朝的实力不断增强,和明帝国的冲突日益加剧,东吁王朝大举发动进攻,一度攻至顺宁府,为祸甚烈,前后历时约30年。
这一仗打的很憋屈,明军虽然屡战屡胜,甚至一度攻破东吁王朝的都城,但最终明朝却一无所获,除了劳师糜饷外,居然还丢失了大片领土。
现在当地还处于混沌时期,各国内战不休,彼此征伐不断,有机会以最小的代价,解决这个隐患。
等内战结束,矛盾消失,再想解决这个问题,肯定将付出巨大代价。
“你怎知文英只是操练?”
朱元璋提醒朱雄英,沐英并非大善人。
“操练的还不够。”
在朱雄英看来,沐英纵然不是大善人,亦非称职的殖民开拓者。
明军如果抛弃道德约束,以杀止杀,东吁的问题早就解决了,根本不会拖至尾大不掉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