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那年我把全村气运偷走了> 第103章 病房访客·第二轮——她们各自塞给我一个理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3章 病房访客·第二轮——她们各自塞给我一个理由(2 / 3)

我愣了一秒:“什么意思?”

她从包里拿出两份打印稿,一份上面写着“第二版正片修改意见”,另一份是“舆论风险预估”。

“平台和资方现在意见很统一,”她晃了晃那叠纸,“希望把你往‘新时代基层英雄’那里靠一靠。这样他们好讲故事。”

“你呢?”我盯着她。

“我是纪录片导演,不是宣传片导演。”她盯着我反问,“你想被拍成什么?”

我沉默了一下:“一个知道自己干了什么、也知道自己没那么伟大的人。”

“那你得先决定,你到底要不要当这个‘镇域人’。”顾晚星直球,“不然你连自我介绍都说不完整。”

她手指敲了敲床边:“纪录片里有一条线,是你十年欧皇史;另一条线,是古柳这十年问题史。观众现在在问另一个问题——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办。”

“你想我怎么答?”我问。

“我想听你真的怎么想。”她顿了一会儿,声音放轻,“不是系统怎么让你想,领导怎么让你想。”

我盯着她那双有点红的眼睛,突然意识到——她从大学时代那个拿着 dv 在校园里追光的人,变成现在这个夹在平台和现实之间的导演,这十年也不好过。

“我还没想好。”我说实话。

“你从我认识你起,”她苦笑,“每次最关键的选择,你都是拖到最后一秒。”

“你讲得好像你不拖一样。”我反击,“你那个短片拖到现在都没剪完。”

她被噎了一下,笑出来:“行,我们半斤八两。”

她收回笑意:“不急你今天现在就回答。只是提前跟你说——你如果要接这个岗位,我会拍进去;你如果不接,我也会拍进去。”

我挑挑眉:“你这是在威胁我?”

“这是在提醒你。”她认真起来,“你可以对领导说场面话,对资本说漂亮话,对村民说好听话——都行。但你别对镜头说假话。”

她顿了顿:“因为镜头不会死。”

这句话砸在病房里,空调“嗡嗡”地转,我突然觉得有点冷。

“那你呢?”我问,“你会不会后悔,拍一个可能过不了审的真话版本?”

“我已经后悔过一次了。”她摊开手,“再来一次,顶多换个平台罢了。”

她把那两叠纸推到床边:“等你能下床的时候,我们再录一次访谈。那时候,我会把‘你接不接’这个问题放在第一个。”

她站起来,提起相机。

走到门口,她像是想起什么,回头看了我一眼:“林宴。”

“嗯?”

“无论你最后选哪条,我都会把镜头对准你,而不是替你写答案。”她说,“你命再烂,也是你自己的。”

门关上时,她眼神里的那一丝复杂,我看得很清楚——是导演也是旧日同学的复杂。

我长出一口气,还没来得及缓几分钟,手机又震了一下。

这次是一串很干脆的字:【在医院楼下,五分钟后上来。——梁思曼】

我还没回,她已经到了。

她进门的方式跟刚才两个完全不同——没有敲三下再等,而是敲一下,直接推门。

一身简单的卡其色风衣,手里拎着一叠文件夹和一杯便利店咖啡,脚上的高跟鞋踩在地上“哒哒”两声,把病房里那点病气踩薄了一点。

“伤得不重,适合谈钱。”她打量我两眼,第一句话就很梁思曼。

“还能说话,暂时死不了。”我配合她的风格。

她把咖啡放在床头柜上,又自己拉了张椅子坐下,把文件夹拍在腿上:“我就不问你痛不痛了,问几个现实问题。”

“你问。”我挺直一点,心里反而放松——这种对话,比“你命好苦”之类轻松。

“第一,医生怎么说?能不能全恢复,起码这半年。”她问。

“说是体力透支加急性应激,修养一阵就好。”我耸肩,“没说折寿的事。”

“那是当然。”她嗤笑,“折寿的事情,只有你自己和那个鬼系统知道。”

她没再绕:“第二,你打算接不接他们那个‘镇域岗位’?”

我愣了一下:“你也知道?”

“我看不到你们那些花里胡哨的视图。”她懒洋洋,“但只要是个有点经验的人都看得出来——你这次动的,不是一个村口那么简单,是一整条小流域。”

她指了指我的头顶:“你现在走进来,整个人气场就不一样了,像个中型电器。”

“谢谢夸奖。”我无语。

“从投资人角度,我不喜欢这种不可控风险。”她没给我插嘴的机会,“一个项目负责人,最好是可替代、可复制、有备份的。而你现在,是那种‘你倒下项目就黄一半’的类型。”

“那你是劝我别接?”我问。

“我是在提醒你——”她慢悠悠地说,“你要是真想接,那就别只当免费的镇域保安。”

我一愣:“什么意思?”

“你总说你在还账。”她晃着手里的文件夹,“那你也得给这桩买卖划个价格。”

“价格?”我苦笑,“折寿算不算?”

“折寿是成本,不是价格。”她摇头,“价格是你要什么。”

她一条一条数给我听:“你要村里人真正参与?要教育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