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都市言情>饮食男女> 第1084章 我才十八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84章 我才十八岁!(3 / 6)

开的吴老师居住于此,倒是没引起二孩的怀疑。

在港城时他还见过那位赖先生,真正玩经济的能人,是娄小姐最为倚重的左膀右臂。

按照李学武的安排,两人一明一暗,一内一外,支撑津门的场子。

同去的还有老七佘永文、老八符永明,均是在这边教导熟了的小子。

十三太保京城只剩下老九戴永兴及以下几个小子,其他各奔东西。

就是现在剩下的这五个小子也基本不出外勤了,车子早就租给了街道来奔生活的年轻人。

街道上拉得下脸来讨生活的年轻人属实不少,沈国栋也会做人,没搞什么选拔制度,完全靠介绍。

有托底的人知晓了回收站这边要招人的消息,便引着自家子侄或者知根知底的年轻人前来问询。

都是一个街道住着,这保人如何、年轻人如何,沈国栋自然知晓。

合适的留下,不合适的只言说这一行的辛苦,尽量让对方知难而退。

要说没答应的会不会心里有怨恨?

这是不可避免的,但一来有保人在中间缓和,二来回收站懂礼数。

就算没收下的,也没绝了人家的生路,只言说送来的破烂这里照收不误,不会克扣。

最后,沈国栋也不担心有人伺机报复,明面上这里的情况街道和废品公司都清楚,更有供销社的关系在。

不怕查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由姬毓秀的身份在这压着,谁不知道她早前在街道所上班,现在去了分局。

不算是什么大领导,可只要是街道上的小子谁又不是有家有口的,当初敢来这里闹事的,有几个好的?

李学武在这边出现的次数愈加的少了,可他的威名却愈加的震耳。

在东城红星厂里一言九鼎,肩膀上还扛着卫三团的兼职,跟分局这边关系好,跟地方的关系更好。

万别说是这街道上的小子,就是城里混社会的顽主和老兵们有几个敢在这条胡同撒野的?

回收站的三轮车又增加了,三轮车头前挂着的铁牌子一如当初老彪子几人玩笑写的那些模样。

可当初是玩笑,现在却是一块没人敢惹的招牌。

只要见着三轮车上挂着这样铁皮牌子,敲着梆子收破烂的,都知道是交道口废品回收站的。

要论江湖地位,沈国栋跟着李学武混的那时候还是五几年、六几年初,现在排行也算大哥。

可要论身份实力,有谁敢跟这里充大辈儿装大哥。

见着这样的三轮车没人敢欺侮,熟悉的倒是要笑着打声招呼,攀个交情,人家见着了也觉得神神秘秘的。

回收站三轮车租赁有个规矩,任何人不得作奸犯科、寻衅滋事,更不得在份量和钱币上做手脚。

谁敢砸了回收站的招牌,沈国栋发了狠话,一监所有的是缝纫机让他踩,能让他踩一辈子!

所以说起来好笑,这回收站四十几台三轮车倒成了丐帮一样的帮派性质,公平交易、童叟无欺,不惹事,但也不怕事。

每天早晨呼呼啦啦的三轮车从胡同里蹿出来直奔四九城各片,好像真成了一个产业似的。

这产业还就被街道所保护了,从未有人来质疑过回收站这种经营模式是否合理。

合理不合理不是别人能质疑的,这里是街道,全归街道管。

李学武干妈坐镇街道,又有李学武在外面闯出了诺大的名头,谁敢来找事。

嘿!你还别说,沈国栋这人在这一片小江湖中算是个背景深厚的人物了,可从未见他嚣张跋扈过。

李学武的威名愈烈,他对待街坊邻居也好,对待客户也罢,却更加的和气,见人三分笑,从来不胡闹。

包括在回收站工作的几人,对待上门的客人那必然是态度更好了。

因为沈国栋只给他们说了一句话,别给武哥找麻烦,武哥麻烦了,他们连饭都吃不上了。

这回收站在街道的名声越来越好,尤其是招揽年轻人赚钱养家。

不仅得了街道的表扬,更得了街坊们的维护和支持。

这两年但凡遇着大事小情的,哪次不是回收站里的小伙子们义务出工帮忙,不辞辛苦出手相助。

这些善举街坊邻居们自然看得见,也记得住,现在更是了,谁敢找回收站的麻烦,不就是找他们麻烦!

因为他们的子侄现在也跟回收站讨一口饭吃,挣一份家业。

收破烂赚不赚钱?

那必然是赚钱的,只要蹬上了三轮车,哪天下来不是块八毛的。

一个月下来三十多不敢说,但只要正经卖力气,二十七八块不成问题。

你问问车间里上班的工人一个月挣多少,他们养几口人。

来回收站蹬三轮车的,多是十七八岁的大小伙子,无不是家里养不起他们了,不得已而为之。

来的时候一个个嘴里说着愿意,可满脸的不情愿就差大声嚷嚷了。

但只要蹬了一个月三轮车的,你再问他们愿不愿意,他们准告诉你谁敢抢他们这份工作他们准急!

沈国栋把回收站的大头利润让了出去,走薄利多销那个路子,反正又不指望回收站能赚多少钱。

即便如此,每天核算账目也能看得见回收站的流水比以前多多了。

四十几台三轮车,还不算扛着麻袋捡破烂的人呢,每天晚上这里人声鼎沸,全是来交车交废品的。

仓库早就不够用了,沈国栋去街道找了王主任,李学武干妈心里念着回收站的好,答应给找仓库。

你看现在四九城人多了,缺少住房安置,可有些房子还是空着呢。

为啥不安置老百姓入住?

一方面是产权不明晰,怕人家拿着房契回来收房子。

二来这些房屋多是高高的屋顶,属于以前的仓库,也住不得人。

所以,这样的院子产权一般就在街道手里,王主任自然要帮忙挑选个合适的,好方便他们使用。

沈国栋心思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