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镜结束后,默光时代总部大楼渐渐安静下来。周迅站在陈默办公室门外,轻轻敲了敲门。“进来。”里面传来陈默的声音。
推门而入,陈默正站在落地窗前,手里端着一杯威士忌,窗外是BJ渐暗的天色。
“陈导。”周迅微笑着走进来,手里还拿着《飓风营救》的剧本。
陈默转身,挑眉:“还没走?”
“想跟您聊聊。”周迅在他对面的椅子上坐下,姿态放松,但眼神认真。
陈默给她倒了杯水,推过去:“聊什么?”
周迅没急着回答,而是环顾了一圈办公室,目光在墙上挂着的电影海报上停留片刻,才开口:“陈总,默光影业,不对,现在该叫默光控股了,旗下六大子公司,电影、电视、动漫、院线、娱乐、互娱,几乎涵盖了整个产业链。”
陈默笑了笑,没接话,等她继续。
“但有一点,我很好奇。”
周迅直视他,“国内这么多影视公司,华谊有艺人经纪,荣信达也有,连刚起步的小公司都在签新人,可默光这么多年,资源全给外面的人,自己却不签艺人?”
陈默晃了晃酒杯,冰块轻轻碰撞:“怎么,迅姐有兴趣?”
周迅也不绕弯子:“我在荣信达的合约,还剩一年半。”
陈默挑眉:“李小婉待你不错吧?”
“是不错。”周迅点头,“但我想换个环境。”
陈默没立即回应,而是走到办公桌前,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文件,递给她:“看看。”
周迅翻开,是一份“光影娱乐股份有限公司“的企划书,其中一栏明确写着“艺人经纪部筹建计划”。“公司确实有这个打算,不过不会多签”陈默坐回椅子上,“不过还在结构调整,得再等等。”“等多久?”周迅问。
“最快半年,慢的话……一年?”陈默语气随意,但眼神却带着审视,“怎么,迅姐等不及?”周迅合上文件,笑了:“陈总,我不是二十岁出头的新人了,在圈子里这么多年,我知道什么样的公司值得等。”
陈默来了兴趣:“哦?说说看。”
“除你们公司外,华谊资本雄厚,但资源争夺太激烈;荣信达专注电视剧,但商业价值有限;小公司就更不用说了,没资源没话语权。”
周迅语气平静,“而默光不一样,你们有制作、将来有发行、有院线,甚至还有自己的流媒体平台,从内容到渠道,一条龙。”
她顿了顿,直视陈默:“最重要的是,作品说话,这很合我胃口。”
陈默轻笑:“你倒是调查得很清楚。”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周迅也笑,“陈总,给个准话,一年后,我合约到期,默光签不签我?”
陈默没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你知道我为什么一直不签艺人吗?“
周迅摇头。
“因为麻烦,赚不了几个钱;但公司又不能没有。”
陈默喝了口酒,“艺人红了,容易飘;不红,又得砸资源。而且现在的市场,还在回暖中,以后吧,估计真正踏实演戏的反而不吃香。”
“那如果我说,”周迅微微前倾身体,“我不需要你们砸资源,不要求必须演女主,甚至片酬可以谈,只要好剧本,你签不签?”
陈默盯着她看了几秒,忽然笑了:“你这是在给我画饼?”
“不,我是在给自己争取机会。”周迅语气诚恳,“陈总,我看中的不是默光能给我多少戏拍,而是你们对电影的尊重。”
办公室里一时安静下来,只剩下冰块融化的细微声响。
终于,陈默放下酒杯,伸出手:“一年后,合约到期那天,带着你的律师来。”
周迅眼睛一亮,握住他的手:“一言为定。”
“不过有个条件。”陈默忽然说。
“什么?”
“以后我的戏,我给你市场价的七折。”
周迅愣了下,随即笑出声:“陈总,您这砍价也太狠了吧?”
“提前适应一下自家艺人的待遇。”陈默也笑,“反正以后都是一家人了。”
周迅摇摇头,无奈又好笑:“行,七折就七折。”
她站起身,拿起剧本准备离开,走到门口时忽然回头:“对了,陈总,我能推荐个人吗?”“谁?”
“今天试镜那个小姑娘,杨幂。”周迅说,“虽然年纪小,但很有灵气,签下来不亏。”
陈默若有所思:“我会考虑的。”
周迅点点头,推门离开。走廊上,她的脚步声渐渐远去。陈默回到窗前,看着BJ的天空,轻轻晃了晃酒杯。光影娱乐的第一位艺人,就这么定下来了。
2004年2月12日傍晚,BJ昆仑饭店的VIP包厢内。陈默推开雕花的红木门时,路征已经等候多时。这位三十出头的商人立即起身相迎,脸上的笑容堆出了几道褶子:“陈导,可算把你盼来了!我这都续了两壶茶了。”
“路上堵车。”陈默简短地解释,脱下大衣递给服务员。
他注意到包厢里除了路征,还坐着一位妆容精致的妇人,正局促地摆弄着手中的餐巾。
“这是我表姐,景田的妈妈。”路征连忙介绍,“今天特意来感谢陈导。”
妇人立刻站起来要握手,差点碰倒了红酒杯。陈默微微颔首致意,不动声色地打量着这个过分殷勤的饭局。
酒过三巡,桌上的清蒸石斑鱼已经去了半边,路征终于切入正题。他给陈默斟满茅台,语气突然诚恳起来:“陈导,其实今天是有件事想请你帮个忙。”
陈默夹了一筷子凉拌海蜇,示意他继续。
“就是景田那丫头,上次在你家聚餐时你也见过的。”路征搓了搓手,“这孩子对表演特别着迷,天天在家对着镜子练台词。但她基础实在差,直接考中戏肯定没戏。”
景田母亲适时地插话:“我们找过几个老师,都说她天赋不错,就是需要系统训练。”
陈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