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3章 登画舫(1 / 2)

而苏墨还是不打算上船。

“知府大人,学生虽是御封的博士,可论功名,也只不过是一个秀才而已,倘若上船,只怕是才疏学浅,不堪一用。”

苏墨本想像之前那样推辞,但侯语堂直接打断苏墨。

“输赢都是其次,此番诗会,群贤毕至,既然再无人登船,便由你这个白衣博士最后登船,也算圆满!”

苏墨看着岸边那些或期待、或好奇、或幸灾乐祸的目光,又看了看身旁魏灵儿和赵萍儿担忧的眼神,心中叹了口气。他知道,今天这船,是非上不可了。

他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无奈又略带谦逊的笑容,朝着侯语堂再次拱手:“府尊大人有命,学生不敢不从。只是学生才疏学浅,若等会儿贻笑大方,还望府尊与诸位海涵。”

说罢,他整理了一下衣袍,在无数道目光的注视下,从容下楼,来到了岸边。

马天赐和冯忠看着他,脸上带着得逞的冷笑。

苏墨无视他们,登上了那艘通往画舫的小舟。

船夫撑篙,小舟破开粼粼波光,驶向河心。

画舫船头的灯笼,随着他的靠近,由红转绿。

登上画舫,苏墨被引入一间宽敞的船舱。只见刘天衣独自坐在一张茶案后,正悠然品茗。

见他进来,抬眼打量了他一番,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笑道:

“你就是那个写了六国论,被陛下亲封为白衣博士的苏墨?”

苏墨躬身行礼:

“晚生苏墨,见过刘诗魁。”

刘天衣摆摆手,示意他不必多礼,饶有兴致地道:

“你的那篇六国论,我看过了,你这么年轻能有这般见识,属实不易。”

“不过你既然来了,我还是要和你斗上一斗。

“而你又是陛下亲封的白衣博士,我便出一道特别的题目。”

他略一沉吟。

“你我各作一首七言律诗,以咏花为题。”

“但有一点,虽是咏花,但不可过于婉约,太小家子气,需豪气些。”

这题目确实刁钻。

咏花诗词,大多走婉约细腻路线,要写出大气磅礴、格局开阔之感,极难。

刘天衣说完,也不等苏墨回应,便走到书案前,略一沉吟,挥毫泼墨,片刻间一首七律已然写成。

书童立刻上前,将诗作誊抄于大幅宣纸上,悬挂于船头。

说罢,刘天衣不再多言,取过纸笔,略一思索,便挥毫泼墨,笔走龙蛇。

不过片刻功夫,一首诗已然写成。侍立一旁的书童立刻上前,将诗作誊抄到大幅宣纸上,拿到船头悬挂起来。

两岸众人早已等得心焦,见刘天衣新作挂出,立刻凝神看去。

“好诗!好气魄!”

“不愧是刘诗魁,咏花都能咏出这般境界。”

“此诗一出,谁与争锋?那苏墨这下铁定是要输了。”

“输?输都是轻的,别再连一句都写不出来,那待会丢人可就丢大了。”

而此时的知府侯语堂、学政崔文彦、山长周其玉等人亦是纷纷颔首,面露赞赏之色。

马天赐、冯忠等人则相视一笑,等着看苏墨如何收场。

船舱内,苏墨看着刘天衣那首已然挂出的诗,心中也是暗赞一声厉害。

同时。他脑海中飞速掠过记忆中的咏花诗词,但都不是合适的

忽然,他灵光一闪。

就是它了!

苏墨不再犹豫,铺开纸张,提笔蘸墨,手腕沉稳地落下:

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京城,满城尽带黄金甲。

笔落诗成,一股无形的肃杀与霸烈之气扑面而来。

那书童依例上前准备誊抄,当他看清纸上的诗句时,整个人都愣住了,手微微发抖。

他下意识地看向刘天衣。

刘天衣在苏墨动笔时便已放下茶杯,默默关注。

此刻见书童神色有异,他起身走了过来。当他的目光落在苏墨的诗句上时,瞳孔骤然收缩。

紧接着,脸上的从容淡定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无比的震惊与凝重。

他反复看了几遍,嘴唇微动,似乎想说什么,却又咽了回去。

最终,他长叹一声,对那还在发呆的书童挥了挥手:

“挂出去吧。”

书童如梦初醒,连忙小心翼翼地将诗誊抄到大幅宣纸上。

刘天衣看着书童拿着诗走向船头,又补充了一句:

“还有,把灯笼换成黄的!”

书童茫然抬头。

“挂黄灯笼?”

他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刘天衣点了点头,一脸笑意:

“此局,这位苏相公胜了。”

书童浑身一颤,几度欲言又止,但还是拿着黄灯笼出去了。

片刻之后,船头长杆上的绿色灯笼缓缓熄灭。

取而代之的,是从未在今日亮起过的明黄色灯笼。

画舫内,刘天衣紧握着苏墨的手。

那双深邃的眼眸看着苏墨灼灼发亮,仿佛发现了绝世珍宝。

他反复端详着书案上那首墨迹未干的《赋菊》,口中不住赞叹:

“一句我花开后百花杀,霸气十足,荡气回肠。”

“苏相公此诗大气磅礴,霸烈雄浑,更兼一股冲天杀气,将菊花之孤傲冷艳,写出了豪情干云,更兼一股睥睨天下的肃杀之气。”

“这已非咏花,而是咏志,咏的是一股不平之气,是潜龙在渊,待时而动的冲天之志。”

“我作诗数十载,也未曾到此境界。”

几个书童看得出神,因为这还是刘天衣今日第一次夸登船者的诗作。

“刘诗魁过誉了,论诗才,晚生确不如前辈”

苏墨试图谦逊几句,手臂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