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第三首诗写成,本来还窸窸窣窣的人群,全都静止了。
现场所有的目光无一例外,全部聚集在了苏墨的笔尖上。
苏墨写罢,不做一丝停留。
抬头望向西边天际,夕阳正缓缓沉入地平线。
他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感慨,提笔道:
“见此日薄西山之景,不由想起前日游原之遇,心中偶有所感,便写下这第四首。”
《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刘天衣再也坐不住了,他快步走到书案前,拿起苏墨刚刚写就的几首诗,反复品鉴。
“好一个只是近黄昏,道尽人间多少无奈与眷恋,苏相公之才,远高于我,远高于我!”
马天赐看着苏墨几乎是不假思索,一首接一首地抛出这等质量的绝句,整个人都懵了。
他自负神童,五岁能诗,但也需要苦思冥想,反复推敲。
像苏墨这样信手拈来,首首经典的场面,他别说见过,连想都不敢想。
这这还是人吗?
苏墨却仿佛没有看到众人的震惊,他伸手指向清水河畔那些楼馆窗口探出的、密密麻麻的人头,笑道:
“见此万人空巷、争睹盛况之景,不由心生感慨,这第五首,《江楼感旧》。”
《江楼感旧》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现场的百姓们已经看得目瞪口呆了起来,其中还有不少人已经开始掰着指头数起苏墨已经写了多少诗。
一旁的魏灵儿看着苏墨,更是震惊到没边。
接着,苏墨又指向岸边那些在晚风中摇曳生姿的各式花卉:
“眼前这定南府清水河畔,风景如画,百花争艳,宛若天成,我便再作一首《画》!”
《画》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至此,苏墨已然完成了六首诗!时间才过去不到半柱香!
知府侯语堂、同知郑桥、通判孙立人等官员,早已收起了之前的轻视和看戏心态,一个个面露惊容,相互交换着难以置信的眼神。
学政崔文彦捻须的手停在半空,目光深邃地看着苏墨,不知在想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