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它的平和> 第2025章 年7月23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25章 年7月23日(1 / 2)

溱溪的水总是绿汪汪的,像块没磨亮的玉,河面上常年浮着层薄雾,把两岸的柳树都泡得发了潮。

渡口旁的老槐树下,摆着个青石板桌,石桌上常放着个竹绷子,绷子上是半幅没绣完的鸳鸯,针脚细密,那雌鸟的尾羽刚绣了一半,蓝得像浸过晨露的靛蓝花。

绣活儿的是晚晴,她总穿着件月白布衫,袖口磨得发了毛,手里的绣花针却灵活得很,穿针引线时,阳光从柳叶缝里漏下来,正好落在她发间的银簪上,那簪子是支素面的,没有花纹,却被摩挲得亮闪闪。

她绣累了就抬头看河,河面上常有对鸳鸯游过,一黑一白,慢悠悠地划水,翅膀拍打出的涟漪能荡到石阶底下。

这时候她就会停下针,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竹绷子边缘,那里刻着个小小的“景”字,是去年景明用刻刀给她刻的,刻完还笑着说,以后你绣的鸳鸯,都带着我的记号。

景明是画舫上的画师,画舫叫“听涛”,就泊在离老槐树不远的水面上,船檐下挂着串红灯笼,风一吹就晃悠悠的,像朵不会落的花。

每天辰时,画舫的窗板准时推开,景明就坐在窗边,对着河水画画,他总穿件青布长衫,袖口卷到胳膊肘,露出半截结实的手腕,握笔的指节分明,蘸墨时总爱轻轻敲两下砚台,笃笃,笃笃,晚晴在槐树下都能听见。

起初两人并不说话,晚晴绣她的鸳鸯,景明画他的山水,直到有天傍晚,晚晴收拾竹绷子时,不小心把线轴碰掉了,五颜六色的丝线滚了一地,有团靛蓝线正好滚到刚下船的景明脚边。

他弯腰捡起来,递过来时笑了笑,露出两颗小虎牙,“姑娘的线,比这溱溪的水还清亮。”

晚晴的脸一下子红了,接过线轴时指尖碰到他的手,烫得像被日头晒过的石板。

从那以后,景明每天画完画,都会过来坐会儿,有时带块刚出炉的桂花糕,有时提壶新沏的雨前茶。

晚晴就把绣绷子往他面前推推,让他看新绣的花样,他总能说出些门道,比如鸳鸯的眼睛该用金线勾才精神,荷叶的脉络要绣得疏朗才像被风吹过。

有次晚晴绣错了针脚,把雄鸳鸯的羽毛绣成了雌鸟的颜色,急得直皱眉,景明却拿起笔,在她绣绷旁的宣纸上画了只歪脑袋的鸳鸯,说:“你看,这样是不是像在跟你撒娇?”

晚晴被他逗笑了,眼角的泪痣跟着动了动,像沾了露水的红豆。

入夏时溱溪涨了次水,画舫被冲得离了岸,景明忙着系缆绳,不慎滑进了水里,等被人拉上来时,怀里还紧紧抱着个画筒。

晚晴闻讯跑过去,见他湿淋淋地蹲在岸边,赶紧回家拿了套爹的旧衣裳给他换,又端来碗姜汤。

景明喝姜汤时,牙齿打颤,却还笑着说:“幸好画没湿,里面有幅画给你看。”

那是幅晚晴的画像,画里她正低头绣鸳鸯,阳光落在发顶,竹绷子上的鸳鸯仿佛活了过来,正往水里跳。

晚晴把画小心地卷起来,藏在枕头底下,夜里睡不着,就拿出来借着月光看,看一次,心口就暖一次,像揣了个小炭炉。

七夕那天,镇上的姑娘都往河边放莲花灯,晚晴也扎了盏,灯面上绣了对鸳鸯。

景明撑着船,载着她往河心去,两岸的灯笼映在水里,红晃晃的一片,像落了满地的星子。

莲花灯放进水里时,景明忽然从怀里掏出个小盒子,打开来,里面是支银簪,簪头是只展翅的鸳鸯,嘴里还衔着粒红豆。

“我下个月要随船去苏州,”他声音有点发紧,“可能要去半年,也可能更久。”

晚晴的手顿了顿,莲花灯已经漂出去老远,像个小小的月亮。

“苏州的水,也有鸳鸯吗?”

她轻声问。

景明握住她的手,她的手因为常年绣花,指腹有些粗糙,却很暖和。

“哪里的水都有鸳鸯,但我只看你绣的。”

他把银簪插进她发间,“等我回来,就用这簪子娶你,好不好?”

晚晴没说话,眼泪却掉进了水里,溅起个小小的水花,正好被莲花灯的光晕罩住。

离别的那天,渡口挤满了人,晚晴站在老槐树下,手里捧着个锦盒,里面是她连夜绣好的荷包,正面是戏水的鸳鸯,背面是片荷叶,荷叶上趴着只小青蛙——那是景明上次画歪了的样子。

景明上了船,隔着越来越远的水面朝她挥手,手里举着她送的荷包,风吹得他的长衫鼓鼓的,像只将要展翅的鸟。

船转过河湾时,晚晴看见他把荷包塞进了怀里,紧贴着心口的位置。

景明走后,晚晴每天照旧坐在老槐树下绣活儿,只是竹绷子上的花样变了,开始绣苏州的园林,绣江南的小桥,这些都是景明信里跟她说过的。

信是托往来的商船带的,有时是片风干的枫叶,有时是半张画稿,画着他看到的风景,角落里总不忘画只小小的鸳鸯。

有次他寄来颗红豆,说是在虎丘山捡的,晚晴把红豆嵌进那支素面银簪的缝隙里,戴在头上,像是他就在身边。

秋天的时候,溱溪的水瘦了些,河面上的鸳鸯也少了,只剩下孤零零的一只,每天绕着画舫游来游去。

晚晴看着那只鸳鸯,心里空落落的,就像镇上茶馆里说书先生讲的故事,英雄走了,留着美人在城头眺望。

她开始绣一对更大的鸳鸯,打算等景明回来,挂在新房的床幔上。

线用的是最好的苏绣线,红的像石榴花,绿的像春茶芽,光是配色就用了半个月。

冬至那天,下了场大雪,把渡口的石阶都盖住了。

晚晴扫雪时,发现石阶缝里卡着个东西,捡起来一看,是半枚玉佩,玉上雕着鸳鸯的一半,另一半该是衔着的莲茎。

她认得这玉佩,景明走时戴着的,说是家传的信物。

心一下子沉了下去,像坠了块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