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再造山河三十年> 第151章 晋阳易帜 穷途末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1章 晋阳易帜 穷途末路(2 / 5)

收拢兵马”在此刻已然成了一句彻头彻尾的空话和奢望。

所谓的撤退命令,在失去了有效指挥和纪律约束的溃军面前,很快便演变成了一场规模更大、更加混乱不堪的大溃逃。

李嗣源在少数尚且忠心的亲卫拼死簇拥下,勉强骑上一匹同样显得有些惊慌的战马,身不由己地汇入那混乱不堪、如同无头苍蝇般的人流,向着北方,向着记忆中被视为安全港湾的晋阳方向,仓皇而去。

他甚至不敢过多回首,只用眼角的余光瞥去,只见魏州城在那越来越明亮的晨光映照下,轮廓愈发清晰,如同一个巨大而沉默的胜利者,正以一种冰冷无情的目光,注视着他们这群丧家之犬的狼狈与不堪。

就在李嗣源带着他的残兵败将,如同被猎犬追逐的兔子般,沿着官道向北亡命奔窜的同时,另一支规模更为庞大、装备更为精良、杀气几乎凝成实质的军队,正如同一条望不见首尾的黑色钢铁洪流,沿着太行山麓东侧那些被前人踩踏出来的古老通道,以无可阻挡之势,滚滚南下。

旌旗遮天蔽日,矛戟如林,反射着冷硬的寒光,那迎风猎猎作响、仿佛要撕破长空的,正是大吴的玄底金边龙旗,以及一面格外醒目的、“燕云总兵官李”字帅旗。

燕云总兵官李莽,端坐在一匹骏马之上,身披制作精良、闪烁着幽冷光芒的山文铠,头盔下的面容如同刀削斧劈,冷峻异常,一双锐利如鹰隼的眼眸,正冷静地扫视着前方道路与麾下行进的大军。

他奉吴皇旨意,在迅速稳定燕云十六州局势、初步完成边军整训之后,即刻亲率主力精锐南下,目的明确,就是要与正在魏州苦战的刘承珪部形成南北夹击之势,彻底将伪唐李嗣源残部这口即将熄灭的毒灶,一举剿灭,永绝后患。

他的麾下,不仅有经历过燕云血战、与契丹铁骑硬碰硬厮杀过的吴军百战老兵,更有大量新招募的、对契丹充满刻骨仇恨、士气高昂、求战心切的燕云子弟。

整支军队兵锋正盛,士气如虹,如同一柄刚刚淬火完毕、渴望着饮血的利刃。

“报——!” 一骑背插赤色令旗的斥候,如同旋风般从前方官道拐角处疾驰而来,马蹄踏起一路滚滚烟尘,直到中军帅旗前才猛地勒住战马,马匹人立而起,发出希津津的长嘶。斥候利落地翻身下马,单膝跪地,声音洪亮而急促:“禀大帅!韩匡嗣将军所部燕云突骑前锋,已在五十里外潞水河谷与我军前哨会师!韩将军命小人先行禀报!”

李莽冷峻的脸上,如同冰封的湖面投入一颗石子,微微波动,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之色:“韩将军动作果然迅捷,不负‘燕云突骑’之名。传令,让他即刻前来中军议事。”

“得令!”斥候翻身上马,再次绝尘而去。

不多时,一阵急促而有力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只见风尘仆仆却难掩一身彪悍锐气的韩匡嗣,带着几名同样杀气腾腾、眼神锐利的骑兵将领,飞马来到中军帅旗之下。

韩匡嗣利落地一勒缰绳,战马稳稳停住,他随即翻身下马,动作干净利落,单膝跪地,抱拳行礼,声音如同洪钟,在行进的大军噪音中依然清晰可闻:“末将韩匡嗣,参见大帅!幸不辱命,奔袭千里,已扫清南下通道所有障碍,击溃三股试图阻滞的唐军游骑,特来与主力会合,听候大帅调遣!”

李莽微微颔首,目光在韩匡嗣及其身后将领身上扫过,带着审视与认可,虚抬右手:“韩将军辛苦了。漠北奇袭,直捣黄龙,扬我军威,壮我吴魂,陛下闻之,亦深感欣慰,已有封赏旨意下达。起来说话。”待韩匡嗣站起身,他直接切入正题,问道:“前方敌情如何?魏州方向,刘承珪将军处,可有最新战报传来?”

韩匡嗣脸上立刻浮现出兴奋与笃定交织的神色,语速加快了几分:“回大帅!末将派出的多路游骑精锐,前几日已抵近魏州外围侦查。回报皆称,魏州方向自昨夜子时起,便杀声震天,火光映红半边天际,战况极其激烈,炮石轰鸣之声不绝于耳。尤其在今晨天色将明未明之际,所有游骑皆回报,听到一声惊天动地、远超寻常炮石的恐怖巨响,地动山摇之感,远在数十里外都能清晰察觉!随后不过片刻,便见魏州城外伪唐大营彻底崩溃,无数敌军如同炸窝之蜂,丢盔弃甲,向北疯狂逃窜,队形散乱至极,已不成军!依末将判断,刘承珪将军必是动用了雷霆手段,已大获全胜,一举击溃了李嗣源主力!”

李莽眼中精光一闪,那声巨响……他虽然未能亲耳听闻,但结合韩匡嗣的描述以及对刘承珪用兵风格的了解,已然能想象出那该是何等石破天惊的场面。

看来,刘承珪是用了某种非常规的、威力巨大的手段,或许与军中秘而不宣的“震天雷”有关,一举奠定了胜局。“李嗣源残部如今动向如何?溃逃方向可曾确认?”

“确认无误!正沿着通往晋阳的官道及附近小路,亡命溃逃!人数虽仍号称数万,但军心已彻底涣散,毫无斗志,沿途丢弃辎重兵器无数,相互践踏而死者亦不在少数,真真是惊弓之鸟,不堪一击!”

“晋阳……” 李莽的目光变得深邃,如同鹰隼般投向了西北方向,那个被李嗣源视为最后堡垒的北方重镇,“李嗣源的老巢,其城内守备情况,可曾探明?”

韩匡嗣脸上露出一丝古怪而又带着几分毫不掩饰的轻蔑笑容:“大帅,此事正要详细禀报。末将麾下哨探,已有多人混入溃兵队伍之中,并设法与晋阳城内我们早先安插下的数路细作取得了联系。综合各方情报,李嗣源为倾力攻打魏州,几乎抽空了晋阳及其周边诸州所有能战之兵,可谓孤注一掷。如今留守晋阳的,不过区区四五千老弱残兵,且多为临时强征而来的民壮、狱囚乃至地痞流氓,士气极其低落,装备更是匮乏不堪,甲胄不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