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都市言情>港娱电影人生> 第39章 陈伯森,一个小成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章 陈伯森,一个小成就(1 / 2)

九龙,油麻地老城街,一处骑楼口。

戴着一副眼镜,把头发梳得很是整齐和精神,彰显著大人模样,身穿一件黑色西装的陈伯森,大踏步走出。

斯斯文文的气质,精练而富有学识的模样,胸前别着一支钢笔,手里拿着公文包。

看上去三十多岁的他,正是未来的香港电影金象奖创办人之一,现如今的《电影双周刊》总编。

“阿森,又要上班去了啊。”

“早上好啊,李阿婆。”

微笑着打过招呼,趁着一大早的新鲜空气,步履不停的陈伯森,于街道拐角的一个报刊亭前面,熟练地喊道。

“马伯,来份报。”

报刊亭里面,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伯,对着陈伯森也是笑应道。

“要哪个?”

“明报和星岛日报。”

等最后的几步走完,马伯已经是熟练地摸出了两份报纸,递到了报刊亭口,陈伯森顺势接过,放下两枚硬币。

“恩?”

拿着报纸没翻两下,陈伯森的目光视线直接便卡在了娱乐版面的头条标题上。

“《鬼打鬼》开启碾压姿态!”

“圣诞大片,唯鬼独尊!”

“《鬼打鬼》电影放映!加场!加场!加场!再加场!”

不管是明报还是星岛日报,都刊登了嘉禾院线这边,《鬼打鬼》会再一次加场放映的消息。

很显然,这是一个gg,肯定花了小钱钱的那种。

但这不重要。

对于陈伯森而言,这个加场次的消息,还有版面上面表述的内容,才是重要的东西。

“近日……”

“这个圣诞档期里,嘉禾出品的《鬼打鬼》,以相当吸睛的灵幻元素,赋予了电影一份新鲜感……”

“武打喜剧与惊悚恐怖的完美结合,让《鬼打鬼》一经上映,便深受观众们的喜爱……”

“口碑持续坚挺,票房持续走高……”

“嘉禾显然也是看到了《鬼打鬼》的票房潜力……”

“于昨日宣布首次加场之后,《鬼打鬼》的热度和票房再度迎来了上涨……”

“圣诞日的假期,香江市民的观影欲望很是强烈。”

“嘉禾的十九家戏院,再加之太平戏院,一共二十家戏院,于昨日下午,为《鬼打鬼》增加了一个四点场。”

“但戏院门口依旧是排起了长龙……”

“四场连映,上座率竟然奇迹般的维持在了88,单日票房再创新高,达到了……”

“昨日晚间,面对观众依旧火热的观影欲望。”

“嘉禾院线宣布,今日的《鬼打鬼》再度加场,将会从14:00开始,进行不间断的五场连映……”

虽然颜祖在原版《鬼打鬼》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优化和完善,有些许的调整,但整部电影的片长还是103分钟。

所以,加之17分钟的间隔时间,让观众退场进场,让戏院收拾观影大厅。

一部电影放映下来,还真就刚好在两个小时。

两点场、四点场、六点场、八点场、十点场,完美的五场连映。

将车门关好,坐在副驾驶座上,陈伯森扭头看向了开车过来接自己的好搭档汪仲涵。

“老汪,你看报纸了吗?”

“《鬼打鬼》这个……”

陈伯森将手里的两份报纸往身前一摆。

而手里打着方向盘的汪仲涵则是接话应道。

“看了。”

“加场是吧。”

“是啊,连续加场次了……”

靠着车窗,陈伯森稍作回忆,随后说道。

“话说,上一个加场次的人……是程龙吧?”

汪仲涵点头道。

“恩,是程龙。”

加场次虽然只有三个字,但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

加场次的第一点,那就是电影的质量要好,票房一定要够爆,即当下开的场次满足不了观众。

要不然。

你嘴巴一张,场次倒是开了,但上座率凄惨的不成样子,观众都没有多少,还拉低了影片的数据和续航,这可就成笑话了。

所以,嘉禾在踩了几次坑之后就学老实了,这两年里,只给两个人的电影加过场次。

“上上个是许贯文。”

“上一个是程龙。”

“现在的这部《鬼打鬼》,这位名叫颜祖的天才导演,是第三个。”

汪仲涵如数家珍的说了一通,而后又笑道。

“之前都在说,这个颜祖是走了狗屎运,以十八岁的年龄就成了导演拍电影。”

“才入行一年,根本就不行。”

“但现在嘛。”

副驾驶座上,陈伯森也是闻言一笑。

“老汪,下午两点。”

陈伯森将手里的报纸轻扬,汪仲涵则是诧异回应道。

“不是看过了吗?”

“再看一遍!”

悠悠的轻声,从陈伯森的口中道出。

“你还记得程龙年初的那部《笑拳怪招》,在加场后的单日最高票房是多少嘛~”

汪仲涵一愣,随即呢喃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