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大明不行,我行!> 第494章 狐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94章 狐疑(1 / 2)

其实陶承学想错了,虽然明朝的都察院位列三法司之一,但舟山的法务处却不同,差不多是后世的公检法的混合体。

既负责查案,也负责刑罚,且不受内书房所辖。

海瑞看了眼陶承学,“由谁做主?”

“你。”陈锐说完才看向陶承学,“如今警备军兵力不足,直属团会抽调一个连队,暂时由法务处节制,日后会在各地设治安队、警备军。”

徐渭在边上解释,所谓的治安队差不多就是后世的警察,警备军是武警部队。

治安队是由内书房所辖,紧急时刻,内书房也能调动警备军————但海瑞此人性情执拗,而且虽然主持法务处,却并没有入舟山。

而陶承学在内书房兼职,那就有名义调遣治安队,甚至能调动警备军。

接下来一段时间,护卫军要扫平舟山掌控登州的障碍,海瑞登州一行不可能一帆风顺,所以才将陶承学塞过去。

等陶承学跟着海瑞出去,孙升才开口说:“何人可主持登州?”

陈锐与徐渭对视了眼,都没吭声,从资历和能力上来看,沉束是最合适的,但得主持舟山这个大本营,换成其他人,陈锐实在放心不下。

凌云翼也很合适,文武双全,能独当一面,但如今主持莒州、沂州两地,腾不出手来。

连云的陶大顺资历是够了,但能不能服众就不太好说了————登州内书房不仅仅需要接地气,更重要的是能指挥得动下面各个县的内书房。

驾驭的手段比处理实际事务的能力更重要,这方面陶大顺比较稚嫩。

其他人中,裴天佑主持商贸处,金柱主持农事处,黄九皋、万表需要留在舟山,赵理、张翰资历太浅。

孙升笑着说:“临行之际收到一封信,此人当年在馀姚与你二人相逢,后赴舟山。”

“唐顺之?!”徐渭大为意外,“他肯来?”

陈锐微微蹙眉,当年与唐顺之一席长谈,后者又助陈锐在沉家门选址,先后介绍的万表、吴泽都成为了舟山的重要人物。

所以,如果唐顺之入舟山,其实在资历上是压的下其他人的,而且嘉靖八年进士,文坛儒学皆是宗师一流,更兼文武双全————

“他肯来,即赴任登州。”陈锐如此说。

此时此刻,千里之外的南京城内,唐顺之用失望而讥讽的口吻说:“若鞑靼真的那么轻易被击败,朝廷又何必南迁至此呢?”

历经数月,大败鞑靼,斩首数万,战报入京之后,引得满城哄然,朝中人人凝神闭息,不敢有任何动作————谁都知道这个消息是好消息,但对于朝廷来说却是坏消息。

但民间却不管这些,甚至闹出北方士子在大醉之馀,公开评击朝廷的事————

事情闹得很大,最终被锦衣卫下狱。

此后,朝中悄然出现了异声。

不是因为护卫军太强,而是因为鞑靼太弱。

好事者还条理清淅的分析,其一,当年曹家庄大捷距今日也不过数年之久,边军能如此大败鞑靼,说明鞑靼也不强,京城当年失陷————那是因为奸臣严嵩当道。

其二,此战徐州军北上山东,击溃鞑靼偏师,也证明了鞑靼战力不强。

其三,护卫军能击败鞑靼,而登州军在此战也是杀敌众多。

总而言之一句话,护卫军能赢,那官军也能!

只是让舟山捡了个便宜而已!

对此,唐顺之嗤之以鼻,曹家庄大捷不过斩首近千而已,沂州一战,徐州军并不是主力,主帅都是护卫军的营正。

“今日职方司还放出风声,今日之鞑靼远逊两百年前的蒙古。”唐顺之苦笑道:“说不定,说不定————”

兵部有武选、职方、车驾、武库四司,职方司掌舆图、军制、城隍、镇戍、

简练、征讨之事,是朝中决定出兵与否的关键机构。

此次山东战事中,明军唯一的亮点谭纶就是从职方司郎中外放的。

唐顺之的言外之意是,护卫军在山东大捷,说不定朝中有痛打落水狗的想法o

只不过落水狗不是那么好打的,唐顺之对此不太看好。

翁万达还在怔怔的盯着地图,良久之后才轻声道:“不敢置信,不敢置信————”

唐顺之虽然文武双全,但毕竟没有历经战事,很难理解翁万达在听闻战报之后的震动。

战报入京已经三天了,但翁万达心中的震撼一点都没有减轻,曾经官居三边总督的他太清楚步卒对阵骑兵的难度了,他可不是稳坐中军帐的那种主帅,几乎每次大战都亲自上阵。

陶承学还没离开南京的时候,曾经提过,鞑靼此次攻山东,骑兵逾两万,即使在之前几战中有减员,而且需要留出兵力驻守各地,但攻打即墨的骑兵也不会太少。

仅仅靠火炮就能如此大败鞑靼吗?

翁万达看似神色淡然,但实际上有些怀疑战果的真实性。

虽然在情感上,翁万达愿意相信,也相信护卫军不会做出谎报军功之举————

这实在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但理性的分析,翁万达实在不敢相信,之前大沽河一战也斩首万馀,但那是步卒。

护卫军的战力真的能在野战中抗衡鞑靼骑兵?

能够在火炮的协助下大溃鞑靼骑兵?

这时候,外间有下人敲门,“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