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皇太孙> 第54章 漂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4章 漂没(1 / 2)

能把素来以温文尔雅着称的朱标逼到撒泼,朱雄英也不知道该是喜是忧。

在连机碓一事上,朱标小胜一局。

朱雄英对朱标当时酣畅淋漓的大笑印象深刻。

朱标政务繁忙,终日埋头于文山牍海,他又是个认真负责的,事必躬亲,长此以往,朱雄英担心朱标会累死在文华殿。

朱标虽然对朱雄英要求严苛,出发点却是为了朱雄英好,在这个问题上,朱雄英也论心不论迹。

“雄英啊,这就是你的不对了!”

朱元璋一开口就定下基调。

朱雄英不说话,给远远候在乾清宫门口的拾一使了个眼色。

天寒地冻的,乾清宫内有地暖,拾一才能侯在门内。

否则只能在门外面等着。

拾一会意,脚底下偷偷往门口挪。

“恩?”

朱元璋眼观六路,乾清宫的温度顿时又降了几度。

拾一保持着往外挪的姿势一动不动,面带挣扎。

“不如让皇祖母也来评评理。”

朱雄英不想拾一被活活打死。

“哼哼,今天就算天王老子下凡也帮不了你!”

朱元璋被百万钱粮冲昏了头脑,口不择言。

朱雄英还是低估了粮食对于明帝国的重要性。

朱雄英成长那个时代物质极大丰富,人们担心的不是饿肚子,而是减肥。

今年水患雪灾轮番上演,帝国粮食大面积绝收,上田亩产不过3石,百万钱粮不仅能让朱标撒泼,也能让朱元璋红眼。

“你们想要多少,总得给我留点吧!”

朱雄英放弃反抗,二比一优势不在我。

反正肉烂了都在锅里,迟早都是我的。

“给你留十万——不,五万!”

“父皇——”

朱标大急,五万石能办不少事呢。

朱元璋看眼朱标,眼中的不满和失望一闪即逝:“十万!”

朱标顿时禁若寒蝉。

工部管理铁厂的时候,连年亏损,入不敷出。

这才把铁厂交给朱雄英不到一年,朱雄英不仅扭亏为盈,而且还馀粮百万!

如果不是顾及到朱雄英的身份和年纪,朱元璋都想直接把朱雄英任命为户部尚书。

明帝国财政归户部管。

当然了,只是失望。

朱元璋对朱标并没有责怪的意思。

明帝国的这个家不好当。

“皇祖父,父皇,我要在宝源局开银行,最少要给我留30万石。”

朱雄英讨价还价。

“何为银行?”

朱元璋好奇。

朱雄英详细解释银行的业务模式。

朱元璋断定:“这不行,你这么搞多半是要赔钱的!”

朱雄英展颜一笑:“不如我们打个赌——”

“恩?”

朱元璋警铃大作。

朱标大开眼界,终于知道这爷孙俩是怎么交流的了。

“银行若不能赚钱,认打认罚!”

这个么——

朱元璋正在权衡利弊,朱标突然问了句:“不跑?”

朱雄英道心瞬间崩溃,哭笑不得:“绝对不跑!”

“好!孤跟你赌了!”

朱标痛快。

朱元璋抚额长叹。

傻儿子,爹是过来人,听爹一句劝,你弄不过你儿子的。

趁着人都在乾清宫,朱雄英继续提要求。

朱雄英想开邮局——民用邮局。

明帝国沿袭前朝驿站制度,设“水马驿”“递运所”“急递铺”三类机构,分别负责公文传递、物资运输,和紧急军情报送。

驿站只负责公事,不为普通民众服务,即便六部尚书,也不能使用驿站系统运送货物或者家书,只能自派家仆。

“这玩意儿能赚钱?”

朱元璋吃一堑长一智,对朱雄英的信任度在不断增加。

“这个么——”

朱雄英沉吟。

“呵——”

朱元璋会意,看眼宋利。

宋利给搬来两把椅子。

朱雄英大满意,狗东西还算有点眼力,本王大度,既往不咎。

“家书一封抵万金,首先须求肯定有——”

朱雄英砸吧砸吧嘴,略感口干舌燥。

宋利还是等朱元璋点了头,才给朱标和朱雄英上茶。

朱元璋深呼吸,不动声色。

熊孩子居然敢拿腔作调,今天你要是不说个一二三出来,看爷爷怎么收拾你!

“这玩意儿的关键在网点,我准备以十二布政使司并应天向周边辐射,业务范围不仅包括书信,而且包括货品运输,费用以重量计算——”

朱雄英娓娓道来。

“信件的费用,岂能和货品等同?”

朱标还是很聪明的。

“信件的费用肯定不同,成本其实都一样。”

朱雄英照搬21世纪的物流系统。

“这怎么可能!”

朱标完全没有物流的概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