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频繁用兵怎么能行呢?
上折!
必须上折!
但是等等。
讨伐安南是内阁做出的决定,如果上折,就要推翻内阁的决定,等同自我孤立。
罢罢罢!
为了子孙的前程,还是苦一苦道友吧。
苦百姓?
得了吧,佃户已经被地主压榨得喘不过气,郭恒想解决问题,要从地主身上挤。
至于地主会不会加大对佃户的盘剥。
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需要担心。
所谓“典妻鬻子”,针对的是自耕农。
地主对佃户的压榨,卡在多一分就破产,少一分有结馀的红在线,力度拿捏的恰到好处。
对佃户压榨过甚,佃户就要变流民了。
惹不起难道还躲不起么。
给谁种地不是种啊。
除了换一个地主打工,明初的佃户其实还有个更好的出路,那就是成为军户。
朝廷从浙东迁民至西南,只考虑安置问题,从来不担心有没有民户愿意迁过去。
只要迁过去就给地,一户50亩,代价是家里出一个人当兵。
军屯的地实打实的二十税一。
军官敢多收,现在帝国的军户都已经知道了,可以将为非作歹的军官扭送至应天,沿途官府不仅不能阻止,还要好吃好喝招待。
实在不行,告个御状还是可以的。
各地巡按使和锦衣卫也不是吃白饭的。
军户不仅生活有保障,而且还可以参加科举,可以经商,没有任何限制。
所以在洪武朝,成为军户不仅不可怕,而且是天上掉馅饼的美差。
现在知道所谓的“义务兵役制”是怎么来的了吧。
也是抄的。